Fashion

More Than Fashion - Ivan Lau
14/03/2016

假如FFF早10年前出現……

#Brand Story

  早前在新聞稿得知,香港的Fashion Farm Foundation〈FFF〉再次協助本地設計師品牌,到巴黎時裝周參展,當中的8個單位包括112 mountainyam、FFIXXED STUDIOS、INJURY、KENAXLEUNG、Methodology、MODEMENT、Loom-Loop和Vanessa Tao。雖然當中只得INJURY、FFIXXED STUDIOS和KENAXLEUNG舉行時裝秀,其他只是參與為期4日的showroom展示,但所有品牌的擺展費及舉行時裝秀費用都一概由FFF資助。這一點,已經值得給他們一個讚。

去年在連卡佛時尚新力量」比賽中獲選的FFIXXED STUDIOS,早前獲FFF全資贊助到巴黎時裝周舉行時裝秀,贏得不少曝光機會。

  FFF是羅氏集團太子女羅可欣於2012年成立的非牟利機構,銳意推動本地時裝業及年輕設計師。起初,筆者的確有疑惑他們力度可以有多大,不過3年時間過去,確實是看到成績出來。至少,我看到FFF比HKTDC更進取。在2013年,FFF已經開始統籌本地設計師到巴黎參展,之後是上海及新加坡。去年9月,他們再邀請本地品牌Methodology、Daydream Nation、Injury和Placed by Gideon,到紐約參與時裝周發表系列,同時有好幾位香港年輕設計師亦被邀請擺展。眾所周知,以紐約、倫敦、巴黎和米蘭為首的4大時裝周,設計師要參與的費用是非常昂貴,動輒數十至過百萬元。而FFF的全資贊助,就顯得更意義重大。雖然FFF籌辦的海外參展費用,是由政府撥款得來,但他們近年在本地時裝界所扮演的角色,似乎比起政府出資營運的HKTDC,來得更重要。

 

  HKTDC雖然歷史悠久,對本地時裝業發展亦有一定貢獻,很多年前他們已經協助本地設計師到海外參展,但一直以來,HKTDC都不是全資贊助,設計師們亦要負擔大部分支出。亦因為這樣,的確令到不少年輕設計師卻步。我曾經撰文批評HKTDC在近10多年的不思進取,令本地時裝業原地踏步,背後不無原因。至於為何FFF可以得到政府撥款,全資贊助設計師參展,HKTDC卻不然,這點我百思不得其解。

很多年沒有參與歐美時裝周的TDC,早前亦率領了Loom-Loop、Harrison Wong和Hidy Ng 3個本地品牌,到紐約時裝周參展。

互聯網發展了這麼多年,HKTDC於2013年才成立FASHIONALLY網上平台,其後知後覺,突顯了他們欠缺insightful的視野。

  不知是否FFF日漸得到本地業界認同,HKTDC終於意識到自己的不足,近期他們亦開始交功課。很多年都沒有帶設計師到歐美時裝周參展的TDC,在上個月,就率領了3個本地設計師品牌到紐約時裝周舉行時裝秀,分別是Loom-Loop、Harrison Wong和Hidy Ng。今年1月亦率領了3位設計師到哥本哈根時裝周參展。

 

  當然,一如以往都不是全資贊助。2013年,由HKTDC策劃的網上平台FASHIONALLY誕生,以發佈本地時尚資訊及舉辦各類型時尚活動為主。但其實互聯網發展在10多年前已經成氣候,有心做,應該一早就要做,後知後覺,試問又怎可以帶領本地時裝業走得更前。

FFF在Facebook專頁發布的I Dress Hong Kong企劃,以平凡的街拍概念和Hashtag方式介紹本地品牌,完全捕捉了現代人喜歡看街拍的心理,加上用戶分享連結,的確可以有效推廣本地品牌。

  另一邊廂的FFF,他們在今年1月開始,於Facebook專頁發布的「I Dress Hong Kong — FRIDAY'er 尋人企劃 」,找來不同行業的專才,穿著本地設計,以素淡的街拍照形式宣傳本地品牌,意念新穎,而最重要是,在Facebook達到了最佳宣傳效果,一個#hashtag,令更多人認識到這些品牌。毫無疑問,FFF對市場環境的洞察力、執行力,以至對設計師的資助力度,都比HKTDC有過之而不及。我在想,如果FFF再早10年前出現的話,香港時裝工業會是怎樣子。

 

25/06/2024

Gucci Garden博物館2024最新展覽:從80年代到最新Tennis系列,見證新舊經典時空交替

#Piazza della Signoria #Insider #Gucci Museum #博物館 #佛羅倫斯 #Gucci #Fashion #意大利 #Artcation #旅行 #義大利 #Gucci Garden #旅遊 #時尚 #Fashion News #Brand Story #Art & Culture

  座落在佛羅倫斯中心地標的Piazza della Signoria廣場,Gucci Museum(又稱Gucci Garden)未必算非看不可的博物館,卻肯定是時裝迷、Gucci忠粉定必朝聖之地。事實上附近有著 Uffizi Gallery、Palazzo Vecchio Museum…等世界級博物館林立,仍能夠吸引人 購買€8門票、抽空進場真的全靠品牌魅力,相信2024年六月份的展覽與影片清單又能為各位舊雨新知帶來一點驚喜。

 

 

  筆者抱著窺看設計背後與品牌歷史故事的心情來到這裏,卻發現好像是另一回事,那些二戰時代的竹柄手挽起源、馬具構思經過…基本上都無怎麼在館內提及,反而傾向用Pop Art的手法來包裝大部份的展覽,五光十色的裝置空間令人仿如踏進現代藝術館,據知門券的一半收益會撥捐給佛羅倫斯市用在藝術品修復工程,由些可見策劃人對展館的定位概念。

 

 

  的確有一部份是關於經典Gucci Loafers設計以及品牌演進的介紹,可是展示手法太像像平日商場內的陳設,而且資訊內容亦略嫌大路,跟網上看到的分別不大,似乎欠缺了博物館或藝術館應有的感染力,尤其是以這麼一個百年品牌的豐厚歷史而言,觀眾大概會期待更大的發揮空間。

 

 

  相較精彩是一個新舊系列對比的房間,展出1980年代Gucci用在網球運動比賽的 Sneakers、Tracksuits、Duffle bag,現在看起來全部充滿街頭潮牌味道,設計及拼色都散發著品牌個性,也許在古著店亦難以尋獲,只能在這裏看得到實物。放置於門口前方是現今2024年的Tennis系列,跟經典放在一旁是相映成趣。

 

 

  展覽內容主題會不時更新,大家可能每次前來都會見到不一樣的Gucci館藏。這房間是筆者今回最欣賞的,同樣是新舊作品對比展示,可以看到歷任設計師向過往致敬的作品,例如2012S/S跟1975 S/S也是採用了Equestrian Print(馬具圖案)作主軸,表達手法就是截然不同。細看金具配件是非常驚艷,組件複雜又涉及不同材質鑲嵌,想像得到全部需要特製模具、絕非現成,設計及製作誠意可算十足。

 

 

  千軍萬馬的手袋展示廳對筆者而言感受不大,可能因為數量太多反而削弱了個別設計的獨特性。很多經典產品亦可在這裏找到,雖然筆者是比較渴望看到背後的設計點滴或生產草圖之類,但也許女士們逛進這裏已經心滿意足,在場所見亦有不少震撼目光。

 

 

  內進的絲巾展廳有個巨型電子屏幕裝置,但就跟整個展場大部份空間一樣充斥著「打卡位」的氣息。如果要以影像行先,筆者倒較欣賞門口的Gucci影院,裏面播放著看似跟品牌毫不相關的藝術影片,卻營造了不一樣的美學氛圍。 影片清單會定期更新,新上映的《Controluce Stories of Beauty》主題由Nina Simone在1976年的表演及Eve Tagny《Fall》影片所組成,有時間的觀眾待在裏面一個多小時也是不錯體驗。

 

 

#Guerlain彩妝教室 #Watches and Wonders 2023 #Art Basel 2023 #接吻 #男男女女 #artmonth #Watches & Wonders 2022 #Watches #2022vdaylove #Very Peri #2021xmaslove #2021xmasgift #腹部繃緊 #北宋汝窯器 #親密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