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 Living

世界在讀什麼 - 馬靄媛
04/05/2016

《感謝你為國效力》傷兵回歸的夢魘與重生

#Reading

書名:感謝你為國效力:那些傷兵、他們的家人,還有朋友(Thank You for Your Service)

作者:大衛‧芬柯(David Finkel)

出版:左岸文化(中文版)Picador(英文版)

 

  此書書名《感謝你為國效力》(Thank You For Your Service),其實是對一心為國效力,以為執行所謂的光榮任務的反諷,參戰軍人和軍眷為此付上沉重的代價。

 

  作者擅寫戰爭報導,2006年普立茲獎得獎者,他的前作《坦克車外》(The Good Soldiers)描寫伊拉克戰爭期間美國的增兵計劃,報導了巴格達戰役美國第十六團第二號的前線阿兵哥的故事。

 

  《感謝你為國效力》通過他和士兵們朝夕相處,描述他們在前線如何飽受身心折磨,他們的心靈重創,最無恥的是,這些背後暴露了政權的自私和虛偽,以致以為光榮上戰場的軍人,原來只淪為國家的犧牲品和傀儡。

 

  此書以紀實小說體裁創作,結合心理治療,追訪退伍回家後軍人,寫他們的戰後生活面貌外,也寫他們如何一步步克服心靈創傷,修復人生。

 

  兩百萬美國人被派赴伊拉克和阿富汗打仗,研究指百分之20至30回家後患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恐懼或創傷後腦損傷引起的精神疾病。症狀包括憂鬱丶焦慮丶發惡夢丶記憶困難丶性格改變和有自殺傾向。兩場戰爭的惡果,令五十萬榮民心理受創。

 

  書中以因受傷、心死而退伍的軍人阿當作序言,他是優秀的士兵,卻在殺敵時被殺和自殺的衝動。回家後仍持續一段日子,有次倦得把新生嬰兒摔到地上。他說營上的八百人,派駐戰區幸運保命的,都患上不同程度的心理病,帶著痛苦與罪疚感而回,有的甚至有暴力傾向,需面對自己的心魔。

 

  一位新寡的婦人雅曼達,丈夫詹姆斯被炸彈炸至粉身碎骨,但她一直拒絕相信事實,直至搬離舊居,她把心目中仍活著的丈夫帶著。

 

  26歲的陶索羅,因經歷爆炸後患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起初回家後不斷把頭砸牆,逃避内心深處的恐懼。他透過七星期治療和寫作回溯造成創傷的事故,直至能專注思考自己做過的事。治療是一種勸說行為,他寫了53頁描寫爆炸後的事件記錄,最後情況逐步改善過來。

 

  有些阿兵哥因為愛國丶天真爛漫丶或心碎丶或單純失業而去從軍,許多陣亡的士兵,被派往糟糕的地方,悼詞中把許多事情歸咎意外,戰爭就像是連串的意外,他們並非回家後都被視為英雄,有的被派往存活率較低的步兵科,之後接受治療也是連埸悪夢。像接受習慣化治療的阿倪,卻覺得自己是頭怪物。

 

  他們有的回家後一直做著惡夢:有殺人的場面,有不同死狀的屍體。他們在伴侶身邊更不敢坦白告知軍中的發生的事,包括雙手沾血,或誤殺婦孺的惡事。他們的壓力也蔓延到家眷,影響家庭關係。

 

  讀這書,感受一頁頁的戰爭血淚,無辜的不只是受戰爭禍延的百姓,還有被派駐上陣的士兵。他們目睹恐怖的死亡場面,有的失去自我,行屍走肉地執行任務,歷劫生死後不是大團圓結局,而是負傷回來後面對更大的夢魘。他們的真實故事,除了讓我們反思戰爭的荒謬外,也提醒我們和平的真諦。

 

02/08/2024

3本關於巴黎的讀物,感受一席流動的、過期的、疲累的巴黎饗宴

#Reading #閱讀 #巴黎 #巴黎侍者 #巴黎記 #流動的饗宴 #于堅 #Art #艾德華.奇索姆 #海明威

  2024年的奧運會,讓本就發光的巴黎繼續成為焦點。關於巴黎,我們總是有不同的想像——從轉角處飄來的咖啡香味、塞納河畔的夕陽西下,還有那酒館中的男男女女,左手拿著酒杯、口裡叼著香煙,歡聲笑談著……

 

  巴黎,是一座不少人都嚮往的城市,那裡溫存著一顆老靈魂,如旋轉木馬般閃過世間的浮華與美好。海明威曾在《流動的饗宴》中如此描述巴黎——「如果你夠幸運,在年輕時待過巴黎,那麼巴黎將永遠跟著你,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饗宴。」除了親身感受巴黎的笑與淚,不如也沉浸在文字中,從作家們的視覺出發,探一探這座流動的城!

 

圖片來源:Unsplash

 

《流動的饗宴》

海明威

 

 

  《流動的饗宴》是海明威的一本回憶錄,回憶三十年前的自己,坐在巴黎街頭的咖啡廳初嘗作家生活;回憶與第一任妻子在巴黎度過的歲月;回憶曾經那段很窮卻很快樂的日子……回憶總會因為回到一個地方而忽然被勾起,甜的、哭的、酸的、辣的均不自覺浮現在腦海裡,帶點模糊,卻又無比真實,就如海明威最後寫下的遺憾:「後來,火車沿木柴堆開進車站,我又看見了站在月台上的太太。這時我心想:我多希望在我只愛她一個人時就死去。」

 

《巴黎記》

于堅

 

 

  《巴黎記》是中國詩人于堅到巴黎的朝聖之作。書裡那句「到巴黎去,這是一種世界性的欲望。」的描寫,直白的勾勒出他也如大夥般,帶著滿滿的幻想來到巴黎。本以為巴黎與其他大都市一樣,是璀璨的,是未來的,卻發現巴黎是不動的、是老舊的。他形容巴黎是過期的——這個世界沒有哪座城市會像巴黎一樣,崇尚19世紀的「過時而致命」的美學,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滲透出如此濃烈的「過期」味:「過期的宴會、過期的地下道、過期的電線桿子、過期的牆壁、過期的情人、過期的柱子、過期的表白、過期的牆垛、過期的劇本、過期的臺階、過期的座位、過期的雨篷、過期的孤獨和憂鬱」。而他所感受到的「過期」味也是巴黎在新與舊之間的互補與融合,它沒有盲目的跟隨,而是神秘而又獨立的延續過去與未來。

 

《巴黎侍者》

艾德華.奇索姆

 

 

  英國作家艾德華.奇索姆(Edward Chisholm)筆下的《巴黎侍者》則帶觀者以另一個視覺看待巴黎這座城,潛進巴黎的餐廳,看形形色色的人間過客。經歷金融海嘯的衝擊下,艾德華帶著期待從倫敦來到巴黎,然而巴黎並沒有給他一個夢舞台,看著存款即將見底,他只能和許多人一樣,到餐廳端盤子。「這是一種深入體驗巴黎、遠離同鄉、自學法語的方法,如今回想,也可以說是一種自我證明的方式,我能掌控人生,當自己故事裡的主角,而不是金融危機中的被動受災戶。」在艾德華的筆下,那疲累、黑暗、危險也是巴黎的一面,他的故事不僅是他的故事,還是某一代人的縮影。

 

#Guerlain彩妝教室 #Watches and Wonders 2023 #Art Basel 2023 #接吻 #男男女女 #artmonth #Watches & Wonders 2022 #Watches #2022vdaylove #Very Peri #2021xmaslove #2021xmasgift #腹部繃緊 #北宋汝窯器 #親密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