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 Living

世界在讀什麼 - 馬靄媛
07/10/2015

《我,曾經是這樣的人》80個臨終者的告白

#Reading

書名:我,曾經是這樣的人:如果,你的人生是一句話,你會寫下的是……

作者: 克莉絲緹娜‧蘇撒姆  (Christiane zu Salm)

出版:平安文化 (中文版)

(讀本由商務提供)

 

  今天,我們為生活奮鬥;為不公義發聲;為下一頓飯吃什麼發愁……只要活著,我們視一切理想當然。但假若下一刻你便消失於人世,你會如何總結一生?

 

  《我,曾經是這樣的人》的作者說,這是一本生命之書;唯有正視死亡,才能明白何謂生命。書中八十個主角,大都是中年至暮年,大部分身患絕症,但都願意在臨終前向作者剖白心跡,給在世者留下生命的啟示。他們的人生回顧;有的帶著遺憾;有的說出畢生最大的秘密;有的滿懷祝福與感恩。每篇文章短小精悍,雖是別人的故事,卻是每位讀者明日的處境與心情。

 

  作者克莉絲緹娜.蘇撒姆是德國資深媒體人,她親訪生命進入尾聲的80人;記下他們人生最終的告白,而非遺言。

 

  她,在死前說出一直偷偷從事應召工作的秘密,希望女兒能原諒她。

 

  他,選擇在自己開的餐廳裡,在最愛的烹飪香氣伴隨下離世。

 

  他死前最惦掛因知道自己是被領養而自殺身亡的兒子,渴望在天堂父子團聚,冰釋前嫌。

 

  她,一直相信「下一個也許會更好」,一直等對的男人;等理想的工作;等投契的朋友,甚至病入膏肓時仍要等更好的療程……可是,最後不等她的,是生命,63歲死於肺腺癌。

 

  另一個她,終於挽救了瀕臨破碎的婚姻,決定和丈夫復合,開展婚姻另一頁;卻患上惡性皮膚癌,在丈夫陪伴中,她一臉釋懷:「這是我人生裡所完成的事當中最棒的,因為我有努力投入。」

 

  80個生命勇士,以最慷慨豁達的心情,留下最動人的人生結語,就是充滿後悔、不忿與遺憾,他們仍要為曾經精彩的人生發聲:

 

  「我有時會渴望過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到目前為止,貫穿我人生的最大課題是寂寞。」

 

  「當然,假如我沒生病,那是最棒的。」

 

  「我覺得自己曾真正的活過。」

 

  「突然間我了解,是自己要為自己的生命負責。」

 

  「將來我到了天上有一籮筐的故事可說。」

 

  「或許,來世我會投胎成鯨魚也說不定,誰知道呢?」

 

  「我從來不願意在秋天或冬天死去。」

 

  「我一直都希望自己享受所做的每一件事。」

 

  「生命也是來自虛無的啊。」

 

  「我覺得有罪。」

 

  「我不要留下任何東西,不論是錢還是遺言,除了這一句話:讓你們最後的日子過得美好。」

 

02/08/2024

3本關於巴黎的讀物,感受一席流動的、過期的、疲累的巴黎饗宴

#Reading #閱讀 #巴黎 #巴黎侍者 #巴黎記 #流動的饗宴 #于堅 #Art #艾德華.奇索姆 #海明威

  2024年的奧運會,讓本就發光的巴黎繼續成為焦點。關於巴黎,我們總是有不同的想像——從轉角處飄來的咖啡香味、塞納河畔的夕陽西下,還有那酒館中的男男女女,左手拿著酒杯、口裡叼著香煙,歡聲笑談著……

 

  巴黎,是一座不少人都嚮往的城市,那裡溫存著一顆老靈魂,如旋轉木馬般閃過世間的浮華與美好。海明威曾在《流動的饗宴》中如此描述巴黎——「如果你夠幸運,在年輕時待過巴黎,那麼巴黎將永遠跟著你,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饗宴。」除了親身感受巴黎的笑與淚,不如也沉浸在文字中,從作家們的視覺出發,探一探這座流動的城!

 

圖片來源:Unsplash

 

《流動的饗宴》

海明威

 

 

  《流動的饗宴》是海明威的一本回憶錄,回憶三十年前的自己,坐在巴黎街頭的咖啡廳初嘗作家生活;回憶與第一任妻子在巴黎度過的歲月;回憶曾經那段很窮卻很快樂的日子……回憶總會因為回到一個地方而忽然被勾起,甜的、哭的、酸的、辣的均不自覺浮現在腦海裡,帶點模糊,卻又無比真實,就如海明威最後寫下的遺憾:「後來,火車沿木柴堆開進車站,我又看見了站在月台上的太太。這時我心想:我多希望在我只愛她一個人時就死去。」

 

《巴黎記》

于堅

 

 

  《巴黎記》是中國詩人于堅到巴黎的朝聖之作。書裡那句「到巴黎去,這是一種世界性的欲望。」的描寫,直白的勾勒出他也如大夥般,帶著滿滿的幻想來到巴黎。本以為巴黎與其他大都市一樣,是璀璨的,是未來的,卻發現巴黎是不動的、是老舊的。他形容巴黎是過期的——這個世界沒有哪座城市會像巴黎一樣,崇尚19世紀的「過時而致命」的美學,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滲透出如此濃烈的「過期」味:「過期的宴會、過期的地下道、過期的電線桿子、過期的牆壁、過期的情人、過期的柱子、過期的表白、過期的牆垛、過期的劇本、過期的臺階、過期的座位、過期的雨篷、過期的孤獨和憂鬱」。而他所感受到的「過期」味也是巴黎在新與舊之間的互補與融合,它沒有盲目的跟隨,而是神秘而又獨立的延續過去與未來。

 

《巴黎侍者》

艾德華.奇索姆

 

 

  英國作家艾德華.奇索姆(Edward Chisholm)筆下的《巴黎侍者》則帶觀者以另一個視覺看待巴黎這座城,潛進巴黎的餐廳,看形形色色的人間過客。經歷金融海嘯的衝擊下,艾德華帶著期待從倫敦來到巴黎,然而巴黎並沒有給他一個夢舞台,看著存款即將見底,他只能和許多人一樣,到餐廳端盤子。「這是一種深入體驗巴黎、遠離同鄉、自學法語的方法,如今回想,也可以說是一種自我證明的方式,我能掌控人生,當自己故事裡的主角,而不是金融危機中的被動受災戶。」在艾德華的筆下,那疲累、黑暗、危險也是巴黎的一面,他的故事不僅是他的故事,還是某一代人的縮影。

 

#Guerlain彩妝教室 #Watches and Wonders 2023 #Art Basel 2023 #接吻 #男男女女 #artmonth #Watches & Wonders 2022 #Watches #2022vdaylove #Very Peri #2021xmaslove #2021xmasgift #腹部繃緊 #est #北宋汝窯器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