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 Living

世界在讀什麼 - 馬靄媛
10/09/2014

《少帥》張愛玲最後小說遺作

#Reading

   每年九月,是中國文壇才女張愛玲生忌和死忌的紀念月,最新消息是她的最後小說遺作The Young Marshal《少帥》剛推出。

 

書名:少帥(The Young Marshal)

作者:張愛玲(Eileen Chang)

出版:皇冠

 

  英文小說《少帥》是未寫完的遺稿,以「民國四公子」之一,西安事變發動人張學良,和據說是他第二任太太,晚年陪伴在側的趙一荻四小姐為藍本的愛情故事。寫於1962至64年,篇幅不長,只有23000字,中譯稿也不足四萬字。

 

  根據張愛玲和摯友宋淇夫婦1961至1991三十年間廿多封往來書信透露,她原意寫至西安事變,如她信中所說:「……要點是終身拘禁成全了趙四。」令人想起《傾城之戀》大時代的陷落成就一段充滿缺陷的愛情。可是,在寫了三分二共七章後,幾位外國朋友讀後認為歷史混亂,人物太多,外國人不易理解,而張後期也對張學良的看法改變,於是沒再繼續寫下去。

 

  寫歷史小說從來不是張愛玲的強項和興趣,她擅長刻劃複雜細緻的人物心理。《少帥》以1925至1930年民國軍閥作背景,偏重寫少帥和周四小姐(編按: 《少帥》中趙一荻的化名)的愛情。

 

  歷史中,這六年間,軍閥派系混亂,倒戈、對峙;之後發生北洋軍閥領導人、少帥父親張作霖,乘火車經皇姑屯被日軍炸死的皇姑屯事件。張為承父志和反對內戰,支持三民主義,「東北易幟」,除去北洋政府五色旗,換上南京國民政府旗,標誌北伐戰爭結束,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中正形式上統一中華民國,但軍閥派系鬥爭仍在。

 

  在紛亂凶險,生死懸於一線的時代裏,少帥和周四的愛情便更可貴。難得的是,張愛玲不再寫晦澀陰冷的兩性關係,由十三歲周四認識少帥,兩人互相愛慕,互相挑逗的場面,以英文表達,讀來簡潔流暢,貫徹張愛玲含蓄的表達。

 

  周四和少帥纏綿後看他的側面:「He lay curled up on his side, suddenly common-looking and unknown, the first man newly created that could be anybody, not worth the labors that produce him.」

 

  「他蜷身側臥,忽然看上去很平凡,很陌生,是新造的第一個男子, 可以是任何人,根本不值得費那麼多工夫來製作。」

 

  在亂世,男女歡愉映照重重殺機。當少帥夜裏擁著周四,訴說之前奉天之戰差點戰死,周四小姐通過少帥了解內亂的混亂荒唐,雖不太懂,但感畏懼:「根本比不上他們倆幾乎失之交臂的恐怖,想想已經覺得心寒,」

 

  「But all this there was nothing compared to the chilling terror of their near missing each other.」

 

  世道和人心,都不得安穩。家中傭人竊竊議論北京城外發生的刺殺和槍斃,少帥帶笑說在火車上險被殺掉。周四享魚水之歡後,腦海裏盡是死亡事件-想起吊掛在城門電線杆上的犯人首級、陪斬的事。

 

  故事層層遞進,周四經過戰火和肉慾的洗禮,已長成為一個小婦人,明白情愛和現世一樣混沌,她在男人眼中,終究微不足道。

 

  「他拉著她的手往沙發走去。仿佛是長程,兩人的胳臂拉成一直線,讓她落後了幾步。她看見自己走在一列裹著頭的女性隊伍裏。……她加入那行列裏,好像她們就是人類。」

 

  「He pulled her by the hand toward the sofa. There seems a long way to go and the length of their arms left a few steps behind. She found herself walking in a procession of muffled women…She joined the line as if they were the human race.」

 

  《少帥》的英文稿,處處見張愛玲以中文意識來書寫的痕跡,有些段落在十多年後完稿的自傳小說《小團圓》中出現。她畢竟不是純熟的英文小說作家,1963年完成的英文小說《雷峰塔》及《易經》,又出版無門,近年她的遺作陸續出土,總算給後世留下重要的文學研究材料。

 

 

編按: etnet財經‧生活網二十周年獨家呈獻《DIVA品味派》,將於9月25日華麗登場,為俊逸型男、知性淑女精心打造本地唯一潮拜頻道。《世界在讀什麼》專欄將移至《DIVA品味派》,進一步突出專欄風格。與此同時,《生活副刊》頻道亦將新裝上陣。

 

DIVA品味派 - 潮拜頻道 華麗登場
生活副刊 - 全方位頻道 著地生活由此起

 

敬請密切留意!

02/08/2024

3本關於巴黎的讀物,感受一席流動的、過期的、疲累的巴黎饗宴

#Reading #閱讀 #巴黎 #巴黎侍者 #巴黎記 #流動的饗宴 #于堅 #Art #艾德華.奇索姆 #海明威

  2024年的奧運會,讓本就發光的巴黎繼續成為焦點。關於巴黎,我們總是有不同的想像——從轉角處飄來的咖啡香味、塞納河畔的夕陽西下,還有那酒館中的男男女女,左手拿著酒杯、口裡叼著香煙,歡聲笑談著……

 

  巴黎,是一座不少人都嚮往的城市,那裡溫存著一顆老靈魂,如旋轉木馬般閃過世間的浮華與美好。海明威曾在《流動的饗宴》中如此描述巴黎——「如果你夠幸運,在年輕時待過巴黎,那麼巴黎將永遠跟著你,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饗宴。」除了親身感受巴黎的笑與淚,不如也沉浸在文字中,從作家們的視覺出發,探一探這座流動的城!

 

圖片來源:Unsplash

 

《流動的饗宴》

海明威

 

 

  《流動的饗宴》是海明威的一本回憶錄,回憶三十年前的自己,坐在巴黎街頭的咖啡廳初嘗作家生活;回憶與第一任妻子在巴黎度過的歲月;回憶曾經那段很窮卻很快樂的日子……回憶總會因為回到一個地方而忽然被勾起,甜的、哭的、酸的、辣的均不自覺浮現在腦海裡,帶點模糊,卻又無比真實,就如海明威最後寫下的遺憾:「後來,火車沿木柴堆開進車站,我又看見了站在月台上的太太。這時我心想:我多希望在我只愛她一個人時就死去。」

 

《巴黎記》

于堅

 

 

  《巴黎記》是中國詩人于堅到巴黎的朝聖之作。書裡那句「到巴黎去,這是一種世界性的欲望。」的描寫,直白的勾勒出他也如大夥般,帶著滿滿的幻想來到巴黎。本以為巴黎與其他大都市一樣,是璀璨的,是未來的,卻發現巴黎是不動的、是老舊的。他形容巴黎是過期的——這個世界沒有哪座城市會像巴黎一樣,崇尚19世紀的「過時而致命」的美學,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滲透出如此濃烈的「過期」味:「過期的宴會、過期的地下道、過期的電線桿子、過期的牆壁、過期的情人、過期的柱子、過期的表白、過期的牆垛、過期的劇本、過期的臺階、過期的座位、過期的雨篷、過期的孤獨和憂鬱」。而他所感受到的「過期」味也是巴黎在新與舊之間的互補與融合,它沒有盲目的跟隨,而是神秘而又獨立的延續過去與未來。

 

《巴黎侍者》

艾德華.奇索姆

 

 

  英國作家艾德華.奇索姆(Edward Chisholm)筆下的《巴黎侍者》則帶觀者以另一個視覺看待巴黎這座城,潛進巴黎的餐廳,看形形色色的人間過客。經歷金融海嘯的衝擊下,艾德華帶著期待從倫敦來到巴黎,然而巴黎並沒有給他一個夢舞台,看著存款即將見底,他只能和許多人一樣,到餐廳端盤子。「這是一種深入體驗巴黎、遠離同鄉、自學法語的方法,如今回想,也可以說是一種自我證明的方式,我能掌控人生,當自己故事裡的主角,而不是金融危機中的被動受災戶。」在艾德華的筆下,那疲累、黑暗、危險也是巴黎的一面,他的故事不僅是他的故事,還是某一代人的縮影。

 

#Guerlain彩妝教室 #Watches and Wonders 2023 #Art Basel 2023 #接吻 #男男女女 #artmonth #Watches & Wonders 2022 #Watches #2022vdaylove #Very Peri #2021xmaslove #2021xmasgift #腹部繃緊 #北宋汝窯器 #親密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