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 Living

世界在讀什麼 - 馬靄媛
27/08/2014

三本書成就「漸凍人」的熾熱人生

#Reading

  當全球各地前仆後繼地接受冰桶挑戰,為ALS「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患者(俗稱漸凍人)延續善舉和善心,受惠的一群,也有鐵一般的意志和熱情。不少身患ALS症的人,如天體物理學家、《時間簡史》作者霍金,以有限創造無限,向世人展示非凡的生命力,以文字成就漸凍人的不朽人生。

 

《向疾病要快樂》病榻中的修行

 

書名:向疾病要快樂

作者:陳宏

出版:人民文學出版社

 

  今年三月離世的陳宏,享年83歲,他是台灣資深新聞工作者、攝影家,在大學任教廿多年。14年前因ALS發病,全身癱瘓,長期仰賴呼吸器、鼻胃管維生,卻堅持以寫一字眨眼6至10次的方式,借助注音板寫作,直至生命終結前出版了七本書共35萬字,創造了金氏世界紀錄。

 

  2002年出版的《眨眼之間》是陳宏病後第一本作品,被喻為台灣版的《潛水鐘與蝴蝶》。《向疾病要快樂》於2010年出版,其他作品包括《生命之愛》、《我在‧燈在》、《頑石與飛鳥》、《生命是一棵大樹》等。

 

  在《向疾病要快樂》中,信佛的陳宏分享了不治之症帶給他人生的澈悟,以佛教的因果觀點看事情,欣然接受業力和果報,當作人世間的修行。病榻中,他視口不能言為「禁語」,把癱瘓在床當作「閉關」。他說:「有些事是生而知之,有些事是學而知之,有些事是困而知之。」

 

  陳宏的兒子也是漸凍人,他太太和兒媳面對家人接連患上頑疾,堅強面對,並遵照陳宏遺願,死後不發訃聞不收奠儀,讓親朋盡早回復正常生活。

 

  陳宏病榻感言:

 

  「知足則富,受人尊敬則貴。」

 

  「天無絕人之路,在絕境裏也有失馬的塞翁。」

 

  「生命不是一輩子的事,而是一世一世的流轉,因此要積善因、種福田。」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學習生命意義

 

書名:Tuesdays with Morrie(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作者:Mitch Albom

出版:Doubleday(英文版)/大塊文化(中文版)

 

  全球暢銷心靈讀物Tuesdays with Morrie(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作者Mitch Albom在該回憶錄中,記錄了他與最敬愛的老師Morrie臨終前的14次面談,Morrie教授患的正是ALS症,在面對身體日漸衰敗時,卻重燃學生Mitch的鬥志和生活熱忱,體會人生的意義,就像教授的至理名言:「學會死亡,你就學會活著……」

 

  原著於1997年出版,1999年被改編成電影,及各地的舞台劇,香港的《相約星期二》話劇,由鍾景輝演Morrie教授一角,至年底已是十四度公演。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講述畢業後獨自在職場上打拼的Mitch,在電視上看到他最敬愛的大學教授Morrie患了ALS症,不久於人世,他回想當年的師生情,希望在老師有生之年能夠再次交談,於是,在教授臨終前的三個多月裏,Mitch每逢周二到教授家,討論種種人生問題,包括愛、工作,婚姻、家庭、年老,寬恕及死亡等,開展了「一位年輕人向一位垂死的老人家,學習生死智慧的故事。」

 

  作者從和老師的深入交談和身教中,意識到自己一直營役於名利,卻失去愛的能力。他說,老師教他的最後一門課,沒有教科書,題目叫「生命的意義」,老師以他的人生經驗來教,即使在他死後,這門課仍繼續在上……

 

《戰後歐洲六十年》:歷史留住永恆

 

書名:Postwar : A History Of Europe Since 1945(戰後歐洲六十年 1945-2005)

作者:Tony Judt(東尼‧賈德)

出版:Penguin(英文版)/左岸文化(中文版)

 

  人生前能為世界盡一點力,便此生無悔。Tony Judt(東尼‧賈德)是著名英國歷史學家,曾在劍橋、牛津、伯克萊及紐約大學任教。他花十多年研究,在2005年出版歷史鉅著《戰後歐洲六十年》,三年後確診患上ALS症,死於2010年,享年62歲。該書除獲多項國際書獎外,賈德於2009年獲歐威爾獎(Orwell Prize)終身成就特別獎。

 

  《戰後歐洲六十年》從政治、外交、經濟、社會、文化、電影、音樂、服飾各方面,展現了從1945年至2005年歐洲的歷史卷軸圖景,將二次大戰後歐洲複雜的發展,糾結的歷史事件,重新串連煉鑄成一部有意義、有個人見解的歷史鉅著。

 

  《戰後歐洲六十年》涵蓋四個時期:「進入旋風:1945至1953」、「繁榮與革命:1953至1971」、「大衰退:1971至1989」和「新歐洲 舊歐洲:1989至2005」。由美蘇對峙下東西陣營對立的冷戰時期,到史太林逝世、韓戰結束、短暫穩定為經濟帶來繁榮。七十年代後隨越戰結束,世界金融秩序波動,歐洲面對通貨膨脹、貨幣貶值,石油危機引發失業潮、進出口貿易下滑等困境;繼而蘇聯1989年解體,東歐走出鐵幕帶來歐洲權力板塊的變動,動搖西歐的強勢地位,也令為歐洲帶來機遇與挑戰。

 

  賈德除總結六十年的歐洲歷史,讓後世汲取歷史的教訓,鑑往之來外,他特別重視人類的文化和精神生活,希望藉他的研究推動世界文明,這才是歷史的永恆價值。

 

02/08/2024

3本關於巴黎的讀物,感受一席流動的、過期的、疲累的巴黎饗宴

#Reading #閱讀 #巴黎 #巴黎侍者 #巴黎記 #流動的饗宴 #于堅 #Art #艾德華.奇索姆 #海明威

  2024年的奧運會,讓本就發光的巴黎繼續成為焦點。關於巴黎,我們總是有不同的想像——從轉角處飄來的咖啡香味、塞納河畔的夕陽西下,還有那酒館中的男男女女,左手拿著酒杯、口裡叼著香煙,歡聲笑談著……

 

  巴黎,是一座不少人都嚮往的城市,那裡溫存著一顆老靈魂,如旋轉木馬般閃過世間的浮華與美好。海明威曾在《流動的饗宴》中如此描述巴黎——「如果你夠幸運,在年輕時待過巴黎,那麼巴黎將永遠跟著你,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饗宴。」除了親身感受巴黎的笑與淚,不如也沉浸在文字中,從作家們的視覺出發,探一探這座流動的城!

 

圖片來源:Unsplash

 

《流動的饗宴》

海明威

 

 

  《流動的饗宴》是海明威的一本回憶錄,回憶三十年前的自己,坐在巴黎街頭的咖啡廳初嘗作家生活;回憶與第一任妻子在巴黎度過的歲月;回憶曾經那段很窮卻很快樂的日子……回憶總會因為回到一個地方而忽然被勾起,甜的、哭的、酸的、辣的均不自覺浮現在腦海裡,帶點模糊,卻又無比真實,就如海明威最後寫下的遺憾:「後來,火車沿木柴堆開進車站,我又看見了站在月台上的太太。這時我心想:我多希望在我只愛她一個人時就死去。」

 

《巴黎記》

于堅

 

 

  《巴黎記》是中國詩人于堅到巴黎的朝聖之作。書裡那句「到巴黎去,這是一種世界性的欲望。」的描寫,直白的勾勒出他也如大夥般,帶著滿滿的幻想來到巴黎。本以為巴黎與其他大都市一樣,是璀璨的,是未來的,卻發現巴黎是不動的、是老舊的。他形容巴黎是過期的——這個世界沒有哪座城市會像巴黎一樣,崇尚19世紀的「過時而致命」的美學,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滲透出如此濃烈的「過期」味:「過期的宴會、過期的地下道、過期的電線桿子、過期的牆壁、過期的情人、過期的柱子、過期的表白、過期的牆垛、過期的劇本、過期的臺階、過期的座位、過期的雨篷、過期的孤獨和憂鬱」。而他所感受到的「過期」味也是巴黎在新與舊之間的互補與融合,它沒有盲目的跟隨,而是神秘而又獨立的延續過去與未來。

 

《巴黎侍者》

艾德華.奇索姆

 

 

  英國作家艾德華.奇索姆(Edward Chisholm)筆下的《巴黎侍者》則帶觀者以另一個視覺看待巴黎這座城,潛進巴黎的餐廳,看形形色色的人間過客。經歷金融海嘯的衝擊下,艾德華帶著期待從倫敦來到巴黎,然而巴黎並沒有給他一個夢舞台,看著存款即將見底,他只能和許多人一樣,到餐廳端盤子。「這是一種深入體驗巴黎、遠離同鄉、自學法語的方法,如今回想,也可以說是一種自我證明的方式,我能掌控人生,當自己故事裡的主角,而不是金融危機中的被動受災戶。」在艾德華的筆下,那疲累、黑暗、危險也是巴黎的一面,他的故事不僅是他的故事,還是某一代人的縮影。

 

#Guerlain彩妝教室 #Watches and Wonders 2023 #Art Basel 2023 #接吻 #男男女女 #artmonth #Watches & Wonders 2022 #Watches #2022vdaylove #Very Peri #2021xmaslove #2021xmasgift #腹部繃緊 #北宋汝窯器 #親密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