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 Living

建築.藝術.遠方 - 趙健明 Janice Chiu
05/11/2021

藝術家卓有瑞的霧雲心跡:耐人尋味的湮染水漬,雲淡風輕的「蒼穹」、「霧影」

#展覽 #水漬 #霧影 #蒼穹 #藝術 #卓有瑞 #藝術家卓有瑞 #Art & Culture #Artcation

       藝術家卓有瑞擅長以精準的超寫實手法描繪並詮釋抽象的生命現象。她以照相機和幻燈機輔助繪畫,作品呈現的效果是相片與繪畫的融合,近年並加以獨創的水漬技法,讓畫面游走於虛實與夢幻之間,畫面上漂浮著的清奇「泡泡」讓人過目難忘。隨著藝術家的心境由關注社會現實到大自然的抽象轉移,其作品風格逐漸清明而淡化。

 

蒼穹系列-3

蒼穹系列-5

 

       卓有瑞老師曾在台灣美術史上書寫了絢麗的一頁,芳華二十就已在台灣畫壇綻放光芒。在台灣國立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後不久的台北美國新聞處邀請個展,即以巨幅超寫實的「香蕉」油畫連作在畫壇刮起一陣旋風。「香蕉連作」透過臺灣再常見不過的平凡果實,以精密詳實的描繪技巧,細膩翔實記錄香蕉由青澀到金黃成熟,再出現斑點腐爛的生命歷程,逼迫人們凝視從原生至消滅間,那短暫又不可逆轉的生命常軌,傾注了藝術家對生命存在及脆弱易逝的關懷。無論取材或背景留白形式的前衞創新,都在當年的畫壇造成相當大的震撼。  

 

香蕉系列-7,油彩麻布 72x89英吋,1975

 

        以「香蕉連作」為開端,在四十多年的創作生涯中,無論畫風如何轉變,卓有瑞都是照相寫實學派的追隨者。自1976年初負笈美國獲得紐約州立大學藝術碩士後,在旅居紐約的三十年間,城市一隅殘破斑駁的門及牆,零落凋敝的樓梯,鏽蝕的門窗......這些被時光遺忘的無名角落,投射在藝術家的畫布上卻熠熠生輝,韻味悠長——鮮明而冷靜,細膩又嚴謹。精彩的作品不僅吸引了眾多藏家,也引來了盜賊光顧——在紐約的一次展出期間,兩幅「樓梯系列」精品被從畫框上割下捲走,至今下落不明。

 

樓梯-2(被盜),壓克力 麻布 34x53 英吋 1987

樓梯-4(被盜),壓克力 麻布 34x54 英吋 1987

作品「樓梯-4」被割盜走後剩下的布邊

 

        2005年卓有瑞由美國移居香港,受聘於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歷經紐約的生態與社會環境,她在創作主題上思考、選擇與反饋,把目光從凝視城市的角落轉投向廣袤的天地,透過精確重現相片的影像來描繪真實世界,展示令她感動的種種存在。

 

        獨特的「湮染水漬」正是此時在香港誕生,並從此構成卓有瑞系列作品的「符號」,煥發出特有的視覺感染力。這一耐人尋味的元素在不同的畫面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是天空的雲彩,可以是漂浮的意象,時而恍惚是追憶往昔的傷感,時而又躍動著喜悅與歡欣。靈感的誕生,往往是在電光火石之間,可遇而不可求。於卓有瑞而言,它們的出現或許是偶然所得,但又未嘗不是人生的厚積薄發,一切盡在不言中。

 

「湮染水漬」技法在香港誕生,並構成卓有瑞系列作品的「符號」

 

        卓有瑞近期個展「霧雲心跡」,是卓有瑞藝術生命的一個新高度。呈現天空永恒的幻變之美的「蒼穹」系列,畫家捕捉雲彩不斷消逝又不斷形成的瞬間,陽光的強弱變化把天空渲染成不同的藍調,每一縷光線都在傳遞著不同的情感。「霧影」系列描繪的則是海灘、岩層和沙丘綿延於霧色之中的迷濛意像,日光的倒影、細碎的砾片、岩石的質感和瀰漫的煙雲,在畫家的筆下營造出寧静、低调而孤獨的優雅,表達出一種沉寂自省的狀態。

 

霧影系列-3

 

        而「湮染水漬」隨著時間的延伸經過千錘百練,演進成更為成熟的風貌,貫穿兩個系列的存在更是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海闊天空的畫面中,透過水跡似乎可以感受到畫家與觀者之間的凝視:藝術家不悲不喜,淡定從容的生命觀在此交匯與回響,觀者也從作品中感受到雲淡風輕的詩意。

 

霧影系列-4

霧影系列-8

  

12/07/2024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法國百年時尚》:華麗外衣下的法國文化、歷史與意識形態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Art & Culture #服飾展覽 #法國百年時尚 #法國文化 #法國 #展覽 #Artcation

    在電影《俊俏誘情人》(Bel Ami)中,有一句這樣的對白:「在巴黎,寧可沒有床,也不能沒有禮服。」可見,禮服於巴黎人心中,不僅僅是一件服飾,還像徵著更多。


    繼「百樣玲瓏──卡地亞與女性」特別展覽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再次為另一個關於時尚的特別展覽拉開了帷幕。「法國百年時尚——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服飾與珠寶珍藏,1770–1910年」由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與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聯合主辦,亦是巴黎博物館最全面的法國歷史服飾收藏首次於亞洲亮相,涵蓋近400件十八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華麗精美的法國服裝、珠寶與配飾。

 

展覽現場


    展覽分為五個部分,「絢麗宮廷」(1770 – 1790年)、「理性與感性」(1810 – 1830年)、「傳統與創新」(1850 – 1860 年)、「雍容華貴」(1880年)和「美好年代」(1890 – 1910年),按時序回顧1770年至1910年代的法國男女服飾的歷史。

 

展覽現場


    以十八世紀的法國宮廷禮服為主的展區「絢麗宮廷」,展示了當時宮廷服飾的奢華和雍容,帶著強烈的階級和地位。服飾充滿著細節,宮廷男裝更有設計師和刺繡師專門為其進行刺繡裝飾;而當時流行的宮廷女裝則多以柔和的色調為主,如粉色,綴以蕾絲、絲帶和花卉。而展區「理性與感性」則展示了法國服飾與歷史之間的緊緊相扣。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帶來了審美取向的變革,由當初富麗堂皇的宮廷服飾轉變為樸素、低調的風格。直到拿破崙·波拿巴上任後,華麗的宮廷服飾捲土重來,此時出現充滿古典主義的高腰裙、泡泡袖、緊身胸衣等代表性服飾,而緊身胸衣所塑造的細腰也成為了當時女性所追求的輪廓。

 

法式女士禮服
法國,約1770年
絲綢
路易.威登協助購藏,2015年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
©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 / 攝影:尚.托朗斯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套裝(法式男士禮服:外套、馬褲、背心)
法國,約1785‒1790年
絲綢、棉、金屬
1890年購藏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 6081.ABC
©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攝影:尚.托朗斯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在展區「傳統與創新」中,可以看到「鋼箍裙撐」的出現,這使裙子重量大大減輕,而這股熱潮更延伸到英國,乃至整個歐洲。十九世紀晚期的禮儀,女士們每天需要更衣數次,以配合不同的場合和社交禮儀。在展區「雍容華貴」中,還可以看見有「高級訂製時裝之父」之稱的查爾斯.弗雷德里克.沃斯的設計。

 

裙撐
或為法國,約1860年
棉、金屬
由法國服裝藝術聯盟存入,1995年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 UF 92-010-6
©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攝影:尚.托朗斯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長裙
查爾斯.弗雷德里克.沃斯(1825‒1895年)
法國,約1885年
絲綢、鯨骨
富蘭克林.戈登.德克斯特夫人捐贈,1920年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 22014.E.1-2
©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攝影:尚.托朗斯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整個展覽,除了代表著身份地位的華麗禮服外,還有一樣東西貫穿其中——就是緊身胸衣。中國古代有纏足文化,為的是「三寸金蓮」;而法國想必就是緊身胸衣。它既是美麗的象徵,也是代表著痛苦,女士們追求的纖纖細腰也伴隨著呼吸的困難。在一系列服飾旁,還可以看見一些扇子,以及隨身佩戴的香料盒,為的就是透過內力的香料從而達到提神的功效。展覽所展出的不僅僅是服飾珠寶的設計,而這些服飾背後,還反映了整個年代、世紀的歷史、文化與意識形態。

 

緊身胸衣
或為法國,1865 年
棉、鯨骨
由法國服裝藝術聯盟存入,1995 年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 UF 70-22-2
©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攝影:尚.托朗斯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戒指、香料盒
或為日內瓦,約 1840 年
金、琺瑯
艾伯特.金夫人遺贈,1966 年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 40895
©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攝影:尚.托朗斯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法國百年時尚——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服飾與珠寶珍藏,1770–1910年

日期:即日起至10月14日

地點:西九文化區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門票:請查詢官網

#Guerlain彩妝教室 #Watches and Wonders 2023 #Art Basel 2023 #接吻 #男男女女 #artmonth #Watches & Wonders 2022 #Watches #2022vdaylove #2021xmaslove #2021xmasgift #腹部繃緊 #北宋汝窯器 #親密 #Gym Come True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