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 Living

香港‧寶‧藏 - Alex Lai
08/06/2022

寫墨研墨藏墨逾廿載!廖永雄個展《一糸白水》,以水墨連繫過去、當下與未來

#一糸白水 #廖永雄水墨個展 #廖永雄 #水墨 #展覽 #大會堂 #Artcation #Art & Culture

  「墨守成規」乍看像說不思進取,但能夠先磨好墨,煉成一手造詣,秉持一個堅定信念,不隨波逐流,也不容易。最近忙於替6月10至12日在大會堂(適逢60周年慶)高座舉行的《一糸白水》展覽策展,跟水墨藝術創作人廖永雄討論,從2006年脫胎自「墨有五色」(焦、濃、重、淡、清)發展形而上的「墨有五十色」展覽,墨可以純粹是物質,也可以是原則。

 

有機會踏進廖永雄的studio,當然不會錯過他的藏墨,進入他創作心臟地帶

 

  廖永雄為了磨好自己的墨,早年從台灣大有製墨到日本奈良古梅園,再到安徽搜尋鑽研最適合自己的墨:「書法一般用油煙墨,取其光亮、墨色一致,亦夠濃,寫出墨氣;松煙墨之妙,則多用在寫畫,方便營造淡墨的多重調子。」

 

參觀台北經營數十年的大有製墨,父傳子的技術繼續有佳作

2018年舉辦京都遊學團,其中到訪奈良古梅園,有機會體驗嚴謹的製墨工序過程,製成的墨條要擺放至少一年才能出售

 

  還有觀賞墨和藥墨 ,但此處不贅。市面上的墨條絕大多數是用礦物性油煙墨品(以石油取煙 ,加製墨膠料即鹿膠、牛皮膠、魚膠和豬骨膠等, 與麝香而成),而植物性油煙墨,因取桐油、菜種油和胡麻油成本高,價格向來居高;反觀松煙墨是古人最常用,吸引廖永雄追隨使用。

 

在安徽胡開文墨廠,看到燒松、製松煙墨和唐墨造具模的過程

 

  「還有茶墨、青墨,即帶茶色及花青,適合營造畫裏不同的意韻氣氛。」很多人驚嘆到訪他的工作室Dan’s Studio,竟沒有臭墨盒味,廖永雄笑:「一切皆天然,organic,沒有化學成分又怎會有異味?」所謂墨香,或如上文說,因摻入麝香之故。

 

  這次《一糸白水》,顧名思義,就是說一線的故事。水結合墨,變化多端,濃淡不一,因利乘便,墨成為闡述古今一線牽、疫情下一線之隔、一線希望的最佳素材,處處蘊藏文化意涵哲學,以及寫畫人背後心思。

 

  展品記載廖永雄過去22年的創作之旅,包括去年10—11月在灣仔富德樓的第一部曲,也有新作如兩幅八呎《Before Dawn》撥墨絹本,用以「破墨」。絹本作品,向來寫工筆多,但廖永雄決意做意筆,探索技法、心法與物料的延伸,印證石濤一畫論中「一硯梨花雨」對他的影響。

 

摘自廖永雄IG @dannywliu 的《Before Dawn》局部

還有一組NFTV(元電視)的藝術裝置,借鑒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圖之意,近觀廖永雄如何投入他一人之畫境。

NFTV將觀者引入畫者一人之畫境裏

 

  最後容我在這裏節錄一段策展人語作結——

 

  從飛出去、飛回來,繞了一圈,到隔離、遷徙、躁動、重聚的日子,揮墨點滴,難在心閒。「一糸白水」,組合成一「線」的創作狀態,記錄、渲染廖永雄跟過去、當下與未來的連繫,秉持中鋒上「點」、「線」、「面」的實踐,側寫從視覺到線上的紛沓日常、鳥兒的夢飛行,到線下城巿景象構成「隨類賦彩」的48件畫作及裝置,古今交融,直述廖永雄22年創作之途,反思存在,證悟水墨,提煉純粹,闖蕩(元?)宇宙,探索山水真貌。

 

下頁:更多 《一系白水》展品

 

 

  「糸」代表著一根非常幼的絲,而絲絹畫即帛畫,從戰國中期的楚國到東漢,一度興盛約600年。絲絹畫無論構線上色,繪就裝裱皆十分講究;絲從蠶來,黃帝軒轅氏以及他妻子西陵氏之女嫘祖據說是中國最早的養蠶人(先蠶人,也有流傳於南方蠶鄉的 #馬頭娘),也在東漢開始有祭祀先蠶者的記載,到《宋書》更記載,晉代從公主、後宮嬪妃、宮中女官與授賜封號的女子中選出「蠶母」進行養蠶的工作,可見絲絹備受推崇,歷經改朝換代演變至在清代宮廷推廣下, 「嫘祖始蠶」的故事終傳遍整個中國,成為人盡皆知的蠶桑神話——一根絲可真得來不易。

 

Reunion

Danny Liu

水墨設色絹本

178 x  96 cm 

2021

 

  這個周末見。

 

一糸白水 — 廖永雄水墨個展

時間:10/6/2022 18:30—20:00 (Vernissage)

           11/6/2022 10:00—20:00  

           12/6/2022 10:00—17:00

地點:中環大會堂高座七樓展覽館

 

08/11/2021

在微風中看展!推薦5個藝術展覽,感受藝術家所捕捉的生命痕跡與榮枯

#Art & Culture #沙丘.風雲 #Palani Mohan #中林忠良:枯榮之間 #林忠良 #Michael Müller #一糸白水 #廖永雄水墨展 #三重奏 #季豐軒 #Pierre Soulages #Artcation

 

  秋風漸起,終於讓十一月有些涼意。這時,就算走在鬧市中,也不覺煩悶。這個周五,M+博物館即將對公眾開幕,館藏的藝術品自然讓人滿心期待,由Herzog & de Meuron設計的建築也充滿心思,讓人一次過感受藝術品與建築的美學。除了M+博物館,不少畫廊亦有展覽,為年尾點綴一番,以下精選幾個展覽,讓你在微風中,感受這座城市的一絲藝術氣息!

 

#1

Palani Mohan — 沙丘.風雲

f22攝影空間 | Now - TBC

 

 

美輪美奐的中東沙漠,不知是否讓你聯想起電影《沙丘瀚戰》。

Arabian Darkling Beetle, The Empty Quarter, UAE, 2021 © f22 foto space

 

  喜歡攝影作品的你,推介你去專注於攝影藝術的f22攝影空間。這個空間定期都會呈現不同主題及攝影師的作品。近日,f22帶來了印度出生、澳洲長大的攝影師Palani Mohan的個人展覽——《沙丘.風雲》。

 

  Palani多年來走訪各國極地,有炙熱的沙漠、也有酷寒的冰湖,他熱衷於大自然帶給他的原始力量。時次展覽主要展出兩組作品,一組攝於魯卜哈利沙漠,是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的邊境;另一組則是香港,自90年代便以此為家的地方。這看似毫無關係的景觀和全然不同的土地,講述了他在截然不同的土地上所感受到的生命力,從色調、構圖、細節中,就算是國際大都市的香港,在Palani的鏡頭下,亦透著一絲靜謐與野性。

 

 

Morning Shadow, The Empty Quarter, UAE, 2021 © f22 foto space

Circular Horizons, Victoria Harbour, Hong Kong, 2021 © f22 foto space

Alone - Wild Oceans, Sai Wan, Hong Kong, 2018 © f22 foto space

 

地點:九龍梳士巴利利道半島酒店商場BW11 及13 號 f22 攝影空間

 

#2

中林忠良:枯榮之間

版畫工作室 | Now – 21 Nov 2021

 

 

 

  生命的榮枯,有一個必然的階段。由香港版畫工作室呈現的最新展覽——《中林忠良:枯榮之間》就展出日本版畫大師林忠良的十二幅銅版畫,描繪生命的枯荣更迭。

 

  今年84歲的林忠良擅長於蝕刻銅版畫,同時也是東京藝術大學的名譽教授。生命的枯荣更迭是他的創作主體,靈感源於日本詩人金子光晴詩集《大腐爛頌》中的一句話——「沒有什麼不會腐爛」。經蝕刻銅版印出來的黑白灰為主色調的作品,散發出一種唏噓的感覺,細看之下,細膩的質感卻又帶著頑強的生命力。另一邊廂,因銅版畫的創作過程需要運用化學物的腐蝕,而時間的長短亦讓畫面的質感有所改變,腐蝕過後所留下的肌理與痕跡,與生命的主題相得益章。

 

 

 

 

  除了作品,香港版畫工作室更在現場鋪滿石子,讓你每走一步路,欣賞作品時,能額外感受到質感與聲音的感官體驗。

 

 

 

時間:下午1時至6時

地點:香港版畫工作室 | 九龍白田街30號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L8-06

 

#3

Michael Müller「自我認知的三重路徑」

世界畫廊 | Now – Mar 2022

 

 

 

  自我探索是不少藝術家在藝術創作的主題。近期,世界畫廊就帶來了德國藝術家Michael Müller邁克爾. 穆勒的大型個展「自我認知的三重路徑」。

 

  Michael自幼便穿梭於中西文化間,作品風格多元,油畫作品偏向抽象,色調淡雅,偶爾有些宛如東方書法的黑色筆墨點綴,大多描繪的是於九十年代於喜馬拉雅山修行的經驗;而描繪在綠色格子紙上的素描作品則相對謹慎,專注於結構,但同樣是以非具象的表達手法,驟眼看,像是留有記號的地圖。展覽將分3個章節進行,第一章節已在9月開始,現時為第二章節,一系列作品展示了藝術家對自我身份的認同和探索的過程,每一章節,就如日記般,揭露他/她對自己的認知與理解。

 

 

 

時間:上午10時至晚上7時

地點:中環都爹利街11號律敦至中心108號

 

#4

一糸白水 廖永雄水墨展

富德樓 | Now – 21 Nov

  

 

  本地水墨畫家廖永雄繼2019年的展覽《#thINKbig》,展出一系列山水畫作品後,近日於富德樓的字字研究所,舉辦《一糸白水》水墨展,展出近作。

 

  對畫家廖永雄的印象,是他的水墨與光影的結合,還記得第一次了解其作品時,仍是一名初入讀藝術學院的學生,對於他以光影代替筆墨所「勾畫」水墨畫感到十分新奇,如宣紙上的小鳥結合光影所營造的鳥籠,從不同角度觀看,有不同的體會。藝術家擅以結合裝置藝術與光影,將獨立的畫作作微妙的連接。

 

 

  展覽《一糸白水》中的作品,多以雀鳥為主題,簡約的畫面散發一種寧靜淡然的感覺,畫面上,那幼細的枝幹成了線連畫與畫之間的橋樑,讓看似獨立的作品,有相互連貫之處,再結合光影,呈現獨特的視覺感官。

 

 

Readmore:周末藝遊:水墨畫展《一糸白水》,以水墨回應疫下時代;存在於你我之間的一根線,是分隔還是連繫?

 

地點:灣仔軒尼斯道356 – 357號富德樓1樓

時間:上午8時到下午5時

 

#5

三重奏

季豐軒 | Now – 23 Dec 2021

 

 

Georges Mathieu《熾盛光火》, C. 1986

 

  20世紀有不少讓人著迷的作品,其中抒情抽象俘虜了不少藝術迷的心。其代表人物有趙無極、朱德群、Pierre Soulages、Georges Mathieu等人……繼早前K11 Musea展出喬治·馬修的個展後,季豐軒再次帶來除喬治·馬修以外,另外兩位抒情藝術的代表人物——Pierre Soulages和Gerard Schneider。

 

 

Pierre Soulages 《繪畫 130 X 97厘米, 1949年》

 

  展覽《三重奏》位於季豐軒新址——大館,展出10幅三位藝術家具代表性的作品。抒情抽象能延續至今,很大原因是因為其跨越時代的表現手法。Georges Mathieu所釋放的淋漓盡致的爆炸力,Pierre Soulages的寧靜卻深沉的張力,還有Gerard Schneider極簡且大膽的用色所透著的當代感,讓人聯想起Pop Art的代表人物Andy Warhol的作品,然而Gerard Schneider卻比Andy Warhol更早使用如此大膽的配色!三位藝術家雖然有著相近的創作理念,但在各人的演繹下,卻是大不同的風格。

 

 

Gerard Schneider 《作品 15 K》

 

地點:中環荷里活道10號大館總部大樓地下01 G03-G05

時間:上午10時至下午7時

 

#Guerlain彩妝教室 #Watches and Wonders 2023 #Art Basel 2023 #接吻 #男男女女 #artmonth #Watches & Wonders 2022 #Watches #2022vdaylove #Very Peri #2021xmaslove #2021xmasgift #腹部繃緊 #北宋汝窯器 #親密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