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 Living

22/01/2024

馬岩松個展《流動的大地》:並置傳統與未來,將建築消失於大地之中

#建築 #建築設計 #馬岩松 #展覽 #architecture #Artcation #藝術 #建築師 #HKDI #Art & Culture #Arhitecture & Design

  懸浮的飛船、墜落的石頭、浮游的大地……看馬岩松的建築設計,就如科幻片裡,人類對未來世界,甚或至未知星球的想像。那些看似現代,又好像不屬於當下的立面從大地中悄悄隆起,有些披著自然的外衣,有些則是堅挺的金屬,在陽光底下,宛如城市中冒起的森林;到了寂靜的夜,月光灑下了銀色的外衣,讓它成了靜止的雕塑,在冷意中等著時間的流淌。

 

深圳灣文化廣場,即將於2025年落成

 

  馬岩松說,他的建築不是屬於現代的;但他所舉辦的展覽,卻是屬於過去的。2019年,MAD建築事務所在巴黎龐畢度中心舉辦個展「MAD X」,展出了事務所的十個項目,當中十二件模型被藝術館永久收藏。他在節目《我與建築師有個約會》中分享,展覽對於大多人來說,就像一次總結或一張成績單,於他,卻是過去式,「五年後,我不想重複現在的東西。」以五年作為一個時間單位,於建築項目而言,再正常不過;而不管是建築師,還是藝術家,這顆求變的心總是在蠢蠢欲動,亦無時無刻推翻上一秒的自己。

 

  2023年10月,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舉辦了MAD建築事務所創立以來,規模最大的個展——《馬岩松:流動的大地》。展覽展出了事務所二十年來的五十二個重要的項目,透過不同維度,邀觀者一同思考城市、社區、建築、人文、自然之間的關係。在步入新的一年之際,同名展覽亦來到香港,於HKDI Gallery展出,帶來的作品包括即將落成的「深圳灣文化廣場」、「衢州體育公園」、「盧卡斯敘事藝術博物館」、「FENIX移民博物館」、「垂直峽谷」,還有已完成的「樂成四合院幼兒園」、「四葉草之家」,以及在他三十歲就中標加拿大地標建築的「夢露大廈」、大地藝術節作品「光之隧道」和MAD早期的藝術裝置作品「魚缸」、「超級明星:移動中國城」等作品,涵蓋模型、照片與錄像等媒介。規模雖然沒有前者之大,但仍可從所展出的項目中,閱讀到馬岩松對於建築設計的脈絡與想法。

 

  「夢露大廈」無疑是讓馬岩松以及MAD建築事務所打響名堂的一個作品。樓高五十六層的住宅拔地而起,沒有摩天大樓的垂直線條,取而代之的是性感的曲線,而這種有機的曲線,也常見於他後續的作品。相較於其他項目,「夢露大廈」是整個展覽中,樓高之最的作品,看著眼前的摩天大樓,總會忍不住思考,是不是建築師都愛挑戰Tower?還是Tower或地標是建築師成名的關鍵?

 

夢露大廈,2004年

夢露大廈,2004年

展覽模型

 

  早在2002年,馬岩松已經用一個比賽項目給出了答案。那時候的他,正值27歲,還在耶魯大學就讀研究生;他以作品「浮游之島」入圍世貿中心的重建方案的國際競賽,提出「建築為何不能是橫向的?」的觀點,詮釋對建築的看法,跳脫的設計也得到了恩師Zaha Hadid 和Frank Gehry的肯定。

 

浮游之島,2002年

 

並置傳統與未來

 

  歷史是流動的,但歷史也是已知的;傳統留下來的,會告訴你該怎麼做,但一成不變卻並非現今語境所需要的。雖然用「特別不在地」來形容馬岩松的作品,好似也不為過,但在這種反差感之中,又似乎看見了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對話。談及傳統與當代,馬岩松直言,「中國現在正處於文化困惑期,知道自己擁有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但是如何創造新的未來又是一個大的問號。而很多時候,靠複製傳統表達尊重,我覺得特別不夠。」

 

  「樂成四合院幼兒園」、「四葉草之家」或許就是如何新舊共融的好例子,還有位於荷蘭鹿特丹的「FENIX移民博物館」,也是一個延續歷史、訴說故事的活化項目。「FENIX移民博物館」基本保留了原有的建築,在此基礎將空間變得更為開放,中間位置添置了一條以不鏽鋼材質打造的金屬螺旋狀樓梯,互相交織,「上下樓梯的人,可以看到對方,感覺挺有意思的,而這個樓梯又像一個裝置,成了穿插在這個老建築中的藝術。」而展館中的海鷗雕塑,在現實建築中也存在,巧妙地回應著關於遷徙的話題。

 

樂成四合院幼兒園

四葉草之家幼兒園

展覽現場:「FENIX移民博物館」模型

 

  保留與傳承傳統文化與價值是現在經常會提及的話題,相較於翻新或拆掉重來,活化、賦予新的意義去延續故事也是其中一條出路。在馬岩松看來,尊重傳統不一定要複製傳統、模仿傳統,「我希望它也是更抽離於現實的」。而他口中的並置概念,便是將傳統的精神從形式中抽離,以新的形態貫穿其中,建立新與舊之間的對話。

 

自然很美,但能創作出跟自然不一樣的意境,也是我想透過設計做的事。— 馬岩松

 

  看馬岩松的設計,除了看如何並置新舊、保留歷史並融入當下,續寫未來的手法;還有就是自然與人、空間和建築的關係。2012年,MAD建築事務所與法国建築事務所Biecher Architectes合作贏得了國際競賽,分別設計巴黎新區Clichy-Batignolles的「UNIC」。項目是事務所於歐洲的首個項目,採用了猶如夢露大廈般的有機曲線,每一層都是不同的層次,馬岩松表示,「那些手繪線,讓設計有種向上生長的感覺。」

 

UNIC 手稿

 

  項目也點出了高樓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大城市中,林立的高樓與自然日漸脫節。我們希望延續巴黎將自然與花園融入城市環境的傳統,這也是為甚麼我們在UNIC的各個樓層都設置了豐富的自然空間。」就如他將多年月曆,提煉出「山水城市」的概念與想法,「傳統山水畫談的是精神層面的東西,而這個東西在現代城市中,是缺失的。」他思考著,能否在未來的城市裡,既創造新的東西,又有內在的傳統價值。

 

 UNIC

 UNIC

 

消失於大地,其實就是融入

 

  回看近幾年的好幾個項目,他的建築設計開始「消失」於大地中,其中就包括了位於浙江的「衢州體育公園」,預計2025年落成。「大建築消失了,人就變得自由了。」馬岩松在節目《我和建築師約會》中說道。體育場所、體育賽事通常都帶來一宗刺激、充滿力量的感覺,但馬岩松卻說,「我覺得體育建築不應該是更高、更快、更強,而是更日常;尤其在城市裡的空間,它不僅僅為比賽而生,還是可以每天與家人、朋友、寵物一起遊玩的地方。」因此,整個體育館的規劃與設計就如一個大公園,與外在景觀相連接。體育館有功能性的籃球場、游泳館、足球場,但都覆以大草地,就如一座座火山群坐落其中,中間還有镜湖做休憩;人能走到建築的頂部,而建築就如被埋進了地底,「消失於大地,其實就是融入。」

 

 展覽現場:衢州體育公園,將於2025年建成

 衢州體育公園

「衢州體育公園」於2023年被Prix Versailles評為「全球最佳體育建築」

 

「我的建築不是屬於現代的。」

 

  「深圳灣文化廣場」同樣採用了覆土建築的形式,草地下的空間就是一個個美術館。不同的是,草地上卻多了幾塊巨石,用馬岩松的話來講,那是來自遠古的,「就好像一萬年前海邊上,會有幾塊石頭。」海邊上石頭不突兀,但原來置於城市之中,是這麼不真實的,「就有點像公園裡長出來的雕塑。」

 

深圳灣文化廣場,將於2025年建成

深圳灣文化廣場,將於2025年建成

 

 

  「我的作品跟現代城市有一點距離,但回看原來的地球,就是一個很自然的狀態,有海洋、沙漠和山川,而這些自然的靈感都可以存在於建築中。」另一個項目「盧卡斯敘事藝術博物館」就如雲一般,又像外太空來的飛船漂浮在半空中。馬岩松卻形容那是大樹延伸出來的樹冠,靈感源於加州猛烈的陽光,而懸空的設計剛好阻隔了炙熱的溫度,同時也增加了通透感。有不少人說,馬岩松的設計跟周邊的景觀很不一樣,但其實抽離固有認知,從更遠的視角、精神理念上,便可找到一絲共通點。

 

盧卡斯敘事藝術博物館

展覽現場:「盧卡斯敘事藝術博物館」

 

曾經的夢想,但現在實現了

 

  整個展覽中,除了事務所標誌性的建築設計外,一個被包裹在泡泡裡的「魚缸」成了編者對於展覽難忘的一筆。那是一個給魚的房子,創作於2004年。那年正是馬岩松從美國耶魯大學建築系碩士畢業回流中國,並成立MAD建築事務所的年份。馬岩松說,「因為當時沒有房子建,所以就為魚建房子。」「魚缸」整體而言呈正方形,就如一般建築空間般,存在邊界;設計中綴以管道的元素,為空間帶來了複雜性,「孔洞就如太湖石,讓魚進入了假山石的感覺,增添了趣味。」

 

「我們在尋找/魚在城市的生活空間/人和魚的狀態/必須顛倒/魚類是主體
空間開始分裂/方盒子已經融化/低品質的方空間瓦解/機器的時代結束」
——節錄自「魚缸」的闡述

 

  其實不管是最初的「魚缸」,還是讓他躍身國際的「夢露大廈」,又或是他目前最喜歡的「衢州體育公園」,在這片「流動的大地」中,他都試圖在城市中,透過建築、設計,建立人與自然之間的情感與尊重。

 

魚缸

 

Readmore:

坐落於蔚藍海岸旁的「雲洞圖書館」,宛如走進穿越時空的蟲洞!

洛杉磯上空的雲朵、平潭海上的魔鬼魚:建築師馬岩松超現實與山水意境的對話

 《馬岩松:流動的大地》
日期:2024 年 1 月 19 日至 4 月 7 日
時間:上午 10 時至下午 8 時(逢星期二休館)
地點:香港知專設計學院
地址:將軍澳景嶺路 3 號
網站:www.hkdi.edu.hk/tc/hkdi_gallery

04/07/2024

隨《繁花》來一場City Walk:重返1920年代老上海,從建築中感受瘋狂崛起的摩登年代

#藝術 #建築 #建築設計 #上海建築 #老上海建築 #二十世紀建築 #繁花 #繁花建築 #Art & Culture

  「繁華落盡,方顯人生本色;世事變遷,始見真情永恆。」這是金宇澄在小說《繁花》中寫下字句,寥寥數字,仿如道盡時間之見證。隨著王家衛執導的同名電視劇《繁花》開播,讓觀者將視線重投金宇澄筆下的人、事、物,回頭看向那1920年代的上海,同時,也掀起一陣繁花City Walk的熱潮。

 

©P&T

 

  1920年代的上海正值改革開放,處處充滿機遇與熱情,人人懷揣著希望不約而同的來到同一個地方。除了人,各式建築也拔地而起,寫下了從傳統走向現代的轉變,而那道獨特的風景線也透過一磚、一瓦、一木記載著歷史與故事。

 

  成立於1868年的公和洋行,現稱為巴馬丹拿集團(P & T Group)於1911年從香港前往上海開設分公司,這一落地就留下了不少經典的建築項目,從有利大廈、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海關大廈、漢彌爾登大廈到渣打銀行、和平飯店、中國銀行、百老匯大廈等,單是外灘的23棟歷史建築群中,就佔了近半數(11棟);當中,尤為經典的和平飯店(原名為沙遜大廈)和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原名為市府大樓)前後被曾被稱為「遠東第一樓」,以及「從蘇伊士運河到遠東白令海峽最講究的建築」;時至今日,它們仍是外灘最具標誌性的建築之一。

 

©P&T

 

  時間不復返,但卻能透過那些屹立已久的建築,走進歷史的隨意門,好好感受老上海的魅力;看看二十世紀的建築風格,如何為外灘帶來一道宛如《大亨小傳》中的嘈雜與絢爛的風景,讓人不由自主的追著這瘋狂崛起的摩登年代。

 

1918s:永安百貨公司

 

永安百货

©上海市檔案館

 

  永安百貨公司落成於1918年,是當時的四大百貨公司之一,屹立百年,可謂見證著上海的種種。建築坐南朝北,其中一面的外沿呈弧形,外牆採用汰石子材質,門口處是愛奧尼式雙柱的設計,帶著濃濃的古典主義風格;與此同時,建築頂部的塔樓散發著巴洛克風格的影子,是典型的折衷主义建築物。

 

永安百货

©上海市檔案館

永安百货

©上海市檔案館

 

地址:上海市南京東路635號

 

下一頁:1923s:香港上海滙豐銀行

 

 

1923s:香港上海滙豐銀行

 

©P&T

 

  位於外灘12號的香港上海滙豐銀行(現為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是一座典型的新古典主義建築。建築外牆採用花崗岩去堆砌,灰白的質感散發著典雅的感覺;以比例、線條之美去構建純淨的新希臘風格,科林斯柱式與羅馬式穹頂的設計帶來了榮譽、莊嚴之感,體量也是當時的外灘之最。室內裝潢更是讓人目不暇給,拱型走廊與柱式設計穿插其中,門廳上有八幅以女神、神話人物為靈感的畫作,代表著匯豐銀行於世界各地八所分行;穹頂上描繪了太陽神Helios和月亮女神Artemis等神話人物,是一幅象徵著豐碩與生生不息的壁畫。

 

©P&T

©P&T

©P&T

©P&T

©P&T

©Heritage Architectures

 

地址:上海市外灘12號

 

 下一頁:1927s:海關大樓

 

1927s:海關大樓

 

網上圖片

 

  曾為亞洲第一大鐘樓的海關大樓就在香港上海滙豐銀行的舊址旁,頂部的大鐘為世界僅存的三座大本鐘之一,而鐘樓的旗桿正是上海的經緯度。鐘樓歷經四代變遷,待巴马丹拿集团(當時的公和洋行)接手之時,海關大樓保留了四面鐘的設計,入口處採用多立克柱式,構成門廊,帶著典型的古典主義風格。外牆用了金山石和花崗石,同時適當地融入了垂直的線條,將藝術裝飾風格慢慢融入其中。此外,鐘樓的四角還設有中國式的須彌座,再添一絲莊重。

 

圖片來源:《建築月刊》1933年第1卷第6期刊登從都城飯店眺望海關鐘樓的圖片

©Heritage Architectures

 

地址:上海市中山東一路13號

 

下一頁:1929s:和平飯店

 

 

1929s:和平飯店

 

©上海市檔案館

 

  有「遠東第一樓」之稱的和平飯店,也被稱為外灘20號,原名為沙遜大廈和華懋飯店,於1929年落成,是當時首座10層樓以上的建築。

 

  其建築設計採取典型的Art Deco風格,筆直而有力的線條、經典的對稱元素,將利落的書寫宏偉與裝飾美學的精髓。遠遠望去,銅製的頂尖在時間的洗禮下,氧化為經典的墨綠色;推開旋轉門廳走入室內,古典華貴的氣質迎面而來,彩色的八角拱頂下,屹立著和平鴿的雕塑,大理石地板、對稱的圖案、牆上的浮雕,無一不訴說著舊時光的情懷。

 

©Heritage Architectures

©P&T

©P&T

©P&T

 

地址:上海市外灘20號

 

下一頁:1933-1934s:漢彌爾登大廈與都城飯店

 

 1933-1934s:漢彌爾登大廈與都城飯店

 

圖片來源:錦江都城官網

 

  繼上海首座10層樓以上的和平飯店後,巴马丹拿集团(當時的公和洋行)拿下了漢彌爾登大廈(現為福州大樓)和都城飯店的項目。同樣是採用Art Deco建築風格,筆直利落的線條下,散發了宏偉之氣,而最特別之處也是這兩座建築的佈局——對稱的姊妹樓拔地而起,而內退式的結構也記載了當時的歷史,也讓建築設計帶著絲絲巴洛克風格的影子。

 

©P&T

©P&T

©P&T

 

地址:上海市江西中路170 & 180號

 

Readmore:

上海灘的傳奇:走進散發歐洲古典宮廷氣韻的和平飯店,感受舊日好時光

 

#Guerlain彩妝教室 #Watches and Wonders 2023 #Art Basel 2023 #接吻 #男男女女 #artmonth #Watches & Wonders 2022 #Watches #2022vdaylove #2021xmaslove #2021xmasgift #腹部繃緊 #北宋汝窯器 #親密 #Gym Come True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