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 Living

27/08/2020

以當代詮釋「古典園林」,走進最美、最神秘、最科幻的書店 ——「鐘書閣」

#Art & Culture #鍾書閣 #最美書店 #北京 #Travel #書海 #實體書店 #傳統書店轉型 #Home Idea #建築設計 #設計 #建築 #建築師李想

  閱讀,是一種享受,亦是一種聆聽。揭開書頁,細細咀嚼著一字一句,就彷如傾聽它或是作者與你分享箇中點滴;若當承載書籍的空間亦變得讓人嚮往,那會不會是另一種昇華?

 

  高樓林立,人稠物穰,在煩囂的城市中,真有一處彷如隔世的空間。漫步於此,不僅可以享受濃濃的油墨書香,在三兩步之間,更欣賞到不同的「景觀」。這裡是「鐘書閣」,曾被美國WIRED雜誌評為「全球十大最美書店」之一的地方,同時也是不少人的精神驛站。

 

  「鐘書閣」是一家實體書店,在數碼化的時代中,傳統書店愈見愈少,但它卻能逆流而上,吸引一眾愛書人,是以於短期內開遍全國,就算是這間位於北京的鐘書閣,在疫情下開幕,卻也是人頭湧湧,究竟它有甚麼驚艷之處?

 

Readmore:

東海一隅,步入「最孤獨」的圖書館,單純的沉溺在書與海之中

 

「古典園林」的移步異景,宛如無垠星球般科幻

 

 

  走進書店,除了感受靜謐的書中油墨香味外,令人衝擊的是感官感受。書店的設計以幾何和線條為主,一個又一個的圓拱門宛如星球般,穿插在密密麻麻的書架之間,除了燈光與鏡面的反射外,地板與書架都以深色為主,就像置身於無垠宇宙,充滿未來感及神秘感。圓形拱門下的線條,流動感十足,原來是設計師以中國古典園林中傳統「月洞門」為靈感,以俐落的線條設計代替傳統的繁瑣工藝裝飾,才有如此當代的演繹與呈現。再來,鏡面的反射不僅增添了造景的趣味性與視覺效果,還巧妙地將古典園林的精華——「移步異景」置入其中。

 

 

  呈階梯狀的拱門更讓設計增添韻律感與層次感,它既是空間與空間之間的通道,又像是窺探其處的隱秘窗口,令人深陷其中。拱門旁便是整齊的書架,書架上的書籍安靜的躺著;稍移玉步,還可發現某些書架的鏤空設計,這些鏤空的拱形上放著坐墊,為書店內的休息榻,喜歡便可在此閱讀、休憩,感受融於奇妙世界的氣氛中。

 

 

從「月洞門」走到「竹林」,感受不一樣的古色古香

 

 

  雖然書店規模不及圖書館或博物館大,但卻予人博物館以及展覽廳的體驗。穿過重重「月洞門」,便有另一番景象;極簡的竹枝林立於這片「文創論壇區」內,對應園林中的豐富景致,穿插其中,就彷如走到園林另一端,感受不一樣的氣氛。

 

 

  以竹為靈感的區域同樣融入了鏡面設計,讓人產生錯覺;而與「月洞門」不同的是,這片區域採用了淺色的書架、地板、書檯,感覺相當敞亮、潔淨。然而,穿過「竹林」,屏風式的書架設計亦見古色古香,暖暖的燈光從中透出,就像是古時,窗紙中的燭光,感覺十分溫馨,平和。

 

咖啡室

兒童閱讀區

 

鐘書閣 | 北京老佛爺百貨的旗艦店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西單北大街110號

 

  有最美書店之稱的「鐘書閣」,不僅擁有「美貌」,還被視為中國實體書店轉型成功的一個標榜,猶如台灣誠品,提供閱讀以外的Lifestyle,以書籍為載體,延伸至文化、休閒、交流的平台。七年前,第一家鐘書閣落成於上海的泰晤士小鎮上,置身於異國風情的建築群中,上海鐘書閣的設計與出現引來了迴響,短短七年間,已經在中國不同城市籌備與開設了共24家門店;當然,這也代表著有24個獨特的設計與體驗,若要涉足每家鐘書閣,看來還需要花點時間呢。

 

  以古典園林為設計靈感的鐘書閣,是北京的第二家分店,由中國建築師李想設計與包辦。這位80後女建築師畢業於英國伯明翰城市大學、英國皇家認證建築系專業,於2009年回國,2011年創辦唯想國際X+LIVING,以建築、室內設計為主,隨後幾年,還將業務延伸至家具品牌,以完善一系列的設計想法。

 

  除了北京這家鐘書閣,建築師李想和她的團隊也參與坐落於其他城市的鐘書閣設計,如寧波、重慶、貴陽、杭州、揚州以及即將開業的都江堰與廣州鐘書閣。鐘書閣的迷人之處在於,每家店都有獨特的設計,以當地的本土文化和建築風格為靈感,打造不一樣的「景觀」,讓觀者每到一處「鐘書閣」,都有新的體驗,去感受彷如隔世的幽靜處。看過北京店的古典園林設計,再看看重慶與寧波等其他門店,感受設計師如何將一貫的俐落線條與幾何元素和鏡面設計打造不同的感覺,特別是鏡面的設計所帶出的無限延伸,就像草間彌生的infinity room,以書架堆砌出來的獨立空間所營造的靜謐感等……驟眼望去,就彷如走進藝術展覽廳,是藝術、美學的體驗。

 

鐘書閣 | 重慶

 

 

鐘書閣 | 揚州

 

 

鐘書閣 | 寧波

 

 

唯想國際X+LIVING官網

http://www.xl-muse.com/index.html

 

10/07/2024

M+展覽《石漢瑞:化圖為語》| 回顧香港平面設計之父的特色設計,一探香港的核心美學

#Art #Artcation #Henry Steiner #藝術 #藝術展覽 #展覽 #石漢瑞 :化圖為語 #石漢瑞 #Art & Culture

  相對貝聿銘在建築界的「國際觸及性」,同期在M+展出的石漢瑞(Henry Steiner,1934-)《化圖為語》,對很多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來說,處處都是回憶撼動位,若尚記得 HKDI(Hong Kong Design Institute)於 2021 年舉辦關於 石Sir 的展覽,如今三年後移師M+,策展更全面,彷彿帶著另一種圓滿與啟示。

 

 

  年輕一輩未必知道石漢瑞,但 visual language 騙不了人,稍為駐足定睛,必有所得,尤其上兩三代香港人均曾受惠於這位被譽為香港平面設計之父的妙思。石Sir 這位猶太人生於奧地利,先移居美國,在耶魯大學隨著名平面設計師保羅 · 蘭德學習;後來於 1961 年遷居香港至今,與很多香港人同呼同吸,透過設計提升視覺美學,創造東西薈萃的生活。

 

 

  《化圖為語》展品逾200件,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石漢瑞的成長,以及在香港早年的經歷;第二部分則展出M+石漢瑞的檔案作品,透過它們,看看香港過去60年於製造業、貿易、金融、休閒和旅遊等各方面,如何蛻變為國際樞紐,展示活力之餘,也反映民生變化,例如海運大廈、充滿Space Age感覺的康樂大廈(現怡和大廈),還有滙豐銀行(及鈔票)、牛奶公司、香港電訊和香港置地等多間著名香港公司的標誌,還未計消費品、銀行及酒店等,不少都是出自石漢瑞的手筆,營造過香港一代的視覺特色,喚起不少回憶——你搬過厚甸甸的電話簿回家嗎?

 

 

  有甚麼的客戶,就有甚麼設計師。觀乎近年不少令人捶胸的裝置,或沒誠意的設計堆砌,攀比嘩眾者多,協同並行者少,反觀石漢瑞,90歲仍在思考設計,鍾情運用概念和對比的高雅手法,混雜多種文化元素並置,開創一種嶄新悅目及具感染力的圖像傳意語言,既出人意表,也耐人尋味,引起廣泛受眾對他的設計產生共鳴。最重要是,設計師與客戶/受眾願意謹守一種向上流動的美善,實在值得新一代深思。

 

 

石漢瑞 :化圖為語  Henry Steiner:The Art of Graphic Communication

日期: 15 Jun - 10 Nov 2024

地址: M+  West Kowloon

#Guerlain彩妝教室 #Watches and Wonders 2023 #Art Basel 2023 #接吻 #男男女女 #artmonth #Watches & Wonders 2022 #Watches #2022vdaylove #2021xmaslove #2021xmasgift #腹部繃緊 #北宋汝窯器 #親密 #Gym Come True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