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 Living

11/05/2018

【Le French May Highlight】歌舞藝展7大精選,過一個法式周末!

#Art & Culture #French May #Le French May #芭蕾舞表演 #流浪藝人·都市巴黎 #梁祝 #耶提可二重奏 #Duo Jatekok #歌劇表演 #玫瑰人生 #卡門 #Lorànt Deutsch之巴黎探秘 #尼斯派 — 從波普藝術到偶發藝術 #法國迷宮 #Nissa Bella

  法國總給人一種浪漫迷人的感覺,想馬上放下工作遠赴法國似乎有點難,但一個法式假期就不是不可能。每年一度的Le French May正為雨季朦朧的五月蓋上了一層浪漫輕紗!法式歌舞劇、電影、美食,藝展等包羅萬有,筆者精選了些節目,就讓自己好好過一個浪漫的法式周末吧!

 

法式城市芭蕾舞表演

 

《流浪藝人·都市巴黎》 — 真切的青春與舞蹈慶典

 

 

  芭蕾舞雖源於意大利,但興盛於法國。法國芭蕾的出眾想必也毋須多說了。若然錯過了剛在月頭完結的柏歷家芭蕾舞團帶來的芭蕾舞表演《畫壁》也不要緊,接下來的五月尾還有一齣糅合古典樂、嘻哈舞、芭蕾和雜技的城市芭蕾舞。由八位街舞好手重新演繹1945年的熱門芭蕾舞劇《流浪藝人·都市芭蕾》,同樣可帶你走進法國街頭。

 

時間 | 2018. 05. 26, 7: 45pm | 2018. 05. 27, 11am

地點 | 香港文化中心

 

流浪藝人·都市巴黎

 

 

法式鋼琴演奏

 

《梁祝》 — 琴聲化蝶·如幻如沙

 

 

  淒美愛情故事《梁祝》相信大家都好熟悉,作為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今次將由法國鋼琴二重奏新星「耶提可二重奏」(Duo Jatekok)攜本港沙畫家海潮共同演出,重溫《梁祝》犧牲的美。由鋼琴、古典樂加沙畫的演出,帶你走進聽覺和視覺的感動。

 

樂曲選自 | 德布西 – 牧神的午後前奏曲 | 浦朗克 – 雙鋼琴奏鳴曲 |  杜提昂 – 三首作品 | 德布西 – 《月光》—四手聯彈版本

時間 | 2018. 05. 06 | 2:30pm

地點 | 香港大會堂

 

法式歌劇表演

 

1/ 《玫瑰人生》 — 向法國香頌天后琵雅芙致敬

 

 

  不知大家看過《玫瑰人生》這齣戲嗎?它是講述琵雅芙(Edith Piaf)由潦倒至成名的故事。受電影啟發,由Anne Carrere唱出被喻為蒙馬特小麻雀的琵雅芙的一生。Anne的歌藝更被譽為是琵雅芙的接班人,今次就由她帶你進入法國香頌天后的故事吧!

 

時間 | 2018. 06. 20 - 2018. 06. 21 | 8pm

地點 | 香港大會堂

 

玫瑰人生 — 向法國香頌天后琵雅芙致敬

 

 

2/ 《卡門》 | 比才

 

 

  比才的經典之作《卡門》相信大家都聽不少,亦是演出次數最多的歌劇之一。由多位著名演唱家包括博華斯、蒙沙爾夫、艾巴罕婭、卡拉爾、維特里及保頓在香港歌劇院傾情唱出一段不能開花結果的愛。結合了西班牙的熱情和法國的詩情,各種愛戀、情慾和復仇……帶你感受大劇院魅力!

 

時間 | 2018. 06. 16 - 2018. 06. 20 | 7:30pm

地點 | 香港文化中心

 

法式劇場表演

 

《Lorànt Deutsch之巴黎探秘》:漫遊塞納河畔 — 探索巴黎的奧秘

 

 

  去過法國嗎?想感受走在巴黎街頭的寫意嗎?既然暫時不能親臨巴黎,那就不如讓法國著名演員Lorànt Deutsch為你帶來的一齣你意想不到的劇場表演吧!一個半小時的獨角戲配上大銀幕影片、動畫及3D技術,帶你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巴黎之旅,彷如親臨巴黎街頭、遊走大街小巷……

 

時間 | 2018. 06. 04 - 2018. 06. 05 | 8pm – 10pm

地點 | 上環文娛中心

語言 | 法語及廣東話演出 | 英文字幕

 

法式藝展

 

  今次介紹的兩個法國藝展主要以戰後作品為主,相比起戰前的學院派藝術有很大分別。在這裏你可以看到法國波普藝術的先驅、藝術運動的演變和發展的藝術故事……

 

1/ 《尼斯派 — 從波普藝術到偶發藝術》

 

Martial Raysse | Nissa Bella | 1964 | Photographic report on felt affixed on plywood, acrylic and neon on canvas | 180 x 120 x 15cm

 

  尼斯派的藝術家被稱為國際Pop art的先驅,堪稱比美國Pop art更為激進大膽。由尼斯當代藝術博物館帶來的「尼斯派 — 從波普藝術到偶發藝術」展出超過100件的珍貴作品,記錄了尼斯在60-70年代的關鍵藝術運動和發展。

 

  藝術家包括馬歇爾‧雷斯(Martial Raysse)和阿曼(Arman)早在安迪‧沃荷(Andy Warhol)及詹姆斯·羅森奎斯特(James Rosenquist)。

 

時間 | 2018. 05. 05 - 2018. 05. 27 | 12pm – 8pm

地點 | 香港大會堂

 

尼斯派 — 從波普藝術到偶發藝術

 

 

2/ 《法國迷宮》 — 藝術聯展

 

Marc Chagall | 《Les amoureux le soir》| 1949 | 水彩粉彩鉛筆紙本 | 70 x 55.4cm

 

  眾所周知,法國藝術根基深厚,對其藝術史有很大的影響。《法國迷宮》藝術聯展今次將首次展出十位藝術家於戰後1949年至2017年的27件作品,可說是橫跨戰後和當代時期。

 

  藝術家包括戰後時期的Marc Chagall、Bernard Buffet、Jean Dubuffet和Georges Mathieu,以至當代的André Brasilier、Pierre Soulages、朱德群、Robert Combas、André Lanskoy和Pascal Haudressy。展出作品涵括較為廣,與尼斯派作品大有不同,少了些偶發元素,多了點七彩繽紛的夢幻世界。

 

日期 | 2018. 05. 17 - 2018. 06. 30

時間 | 星期一至六,10am – 7pm |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12pm – 6pm

地點 | Opera Gallery | 中環雲咸街52號W Place

 

10/07/2024

M+展覽《石漢瑞:化圖為語》| 回顧香港平面設計之父的特色設計,一探香港的核心美學

#Art #Artcation #Henry Steiner #藝術 #藝術展覽 #展覽 #石漢瑞 :化圖為語 #石漢瑞 #Art & Culture

  相對貝聿銘在建築界的「國際觸及性」,同期在M+展出的石漢瑞(Henry Steiner,1934-)《化圖為語》,對很多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來說,處處都是回憶撼動位,若尚記得 HKDI(Hong Kong Design Institute)於 2021 年舉辦關於 石Sir 的展覽,如今三年後移師M+,策展更全面,彷彿帶著另一種圓滿與啟示。

 

 

  年輕一輩未必知道石漢瑞,但 visual language 騙不了人,稍為駐足定睛,必有所得,尤其上兩三代香港人均曾受惠於這位被譽為香港平面設計之父的妙思。石Sir 這位猶太人生於奧地利,先移居美國,在耶魯大學隨著名平面設計師保羅 · 蘭德學習;後來於 1961 年遷居香港至今,與很多香港人同呼同吸,透過設計提升視覺美學,創造東西薈萃的生活。

 

 

  《化圖為語》展品逾200件,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石漢瑞的成長,以及在香港早年的經歷;第二部分則展出M+石漢瑞的檔案作品,透過它們,看看香港過去60年於製造業、貿易、金融、休閒和旅遊等各方面,如何蛻變為國際樞紐,展示活力之餘,也反映民生變化,例如海運大廈、充滿Space Age感覺的康樂大廈(現怡和大廈),還有滙豐銀行(及鈔票)、牛奶公司、香港電訊和香港置地等多間著名香港公司的標誌,還未計消費品、銀行及酒店等,不少都是出自石漢瑞的手筆,營造過香港一代的視覺特色,喚起不少回憶——你搬過厚甸甸的電話簿回家嗎?

 

 

  有甚麼的客戶,就有甚麼設計師。觀乎近年不少令人捶胸的裝置,或沒誠意的設計堆砌,攀比嘩眾者多,協同並行者少,反觀石漢瑞,90歲仍在思考設計,鍾情運用概念和對比的高雅手法,混雜多種文化元素並置,開創一種嶄新悅目及具感染力的圖像傳意語言,既出人意表,也耐人尋味,引起廣泛受眾對他的設計產生共鳴。最重要是,設計師與客戶/受眾願意謹守一種向上流動的美善,實在值得新一代深思。

 

 

石漢瑞 :化圖為語  Henry Steiner:The Art of Graphic Communication

日期: 15 Jun - 10 Nov 2024

地址: M+  West Kowloon

#Guerlain彩妝教室 #Watches and Wonders 2023 #Art Basel 2023 #接吻 #男男女女 #artmonth #Watches & Wonders 2022 #Watches #2022vdaylove #2021xmaslove #2021xmasgift #腹部繃緊 #北宋汝窯器 #親密 #Gym Come True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