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戰烽煙傳歐 汽車業戰雲密布
22/05/2019
美國與中國的貿易戰突然升級,殺環球投資者一個措手不及。正當投資者聚焦在新一輪中美角力之上,其實另一貿易戰線——歐洲,亦值得市場關注。事關歐盟準備在手的報復措施,全部正中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的選舉要害。
美國商務部早前引用《貿易擴張法232條款》,就進口歐洲汽車及零件是否威脅美國國家安全展開調查,並在今年2月向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提交報告,特朗普需在90日內決定如何應對,包括是否加徵汽車關稅,而相關期限將原定於上周六(18日)屆滿。不過,特朗普已將限期延遲6個月,令市場氣氛稍為紓緩。
汽車關稅成爭論對象
ING德國首席經濟師Carsten Brzeski接受iMoney訪問時指出,歐洲是一個相當依賴國際貿易的開放型經濟,過去數月,中美正爆發貿易戰,但歐洲也一同受累。不過,「相較於中美之間的戰爭,美國與歐洲的貿易衝突根本算不上甚麼。」
歐美的貿易戰線,主要戰場是歐洲的汽車業。「美國早前已向來自歐洲的鋁材及鋼鐵提高關稅,但這只佔歐洲出口的一小部分,不會傷害到歐洲經濟。美國的真正目的是希望在汽車業方面能與歐洲公平競爭。」
特朗普曾多次威脅要對歐洲進口汽車徵收25%關稅,論規模及影響力,勢將大於去年向鋼鋁徵收的關稅。出口目前佔歐盟龍頭德國整體經濟達47%,最大買家包括中國和美國。而在云云歐盟國家當中,以德國出口最多汽車到美國(見圖),一旦美國政府落實向歐洲國家加徵汽車關稅,德國將會首當其衝。德國IFO經濟研究所便預測,其國內生總值(GDP)增長下跌約0.2個百分點。
福士寶馬股價齊大跌
年初至今,歐洲股市受惠全球風險資產回暖而反彈,德國DAX指數累升逾15%,直至5月18日的死逼近,投資者才開始意識到車股的風險。在不明朗因素籠罩下,德國三大車廠近期慘遭痛擊,福士(Volkswagen)、寶馬(BMW)及平治(Mercedes Benz)母公司戴姆勒(Daimler)的股價由5月初至今便有約6至8%的跌幅。
面對美國的威脅,歐盟當然極為不滿,坊間也有不少報道形容特朗普惹事生非,推行貿易保護主義。
但其實在過去多年,美國與歐洲的汽車並非完全公平競爭。目前,美國對歐洲進口汽車只徵2.5%關稅,但歐洲對美國進口汽車卻徵收10%關稅,比例為前者的4倍,因此自90年代已經開始,歐洲汽車便猛烈進攻美國市場,為美國汽車業界帶來重大衝擊。歐洲汽車製造協會(ACEA)數據顯示,美國是歐洲車的最大買家,單是於去年,便購入了超過115萬輛歐洲車,總值達373億歐元,佔去歐盟總出口價值的29%。相反,去年歐洲購入的美國車,只有26.7萬輛,總值為55億歐元,兩者相去甚遠。
歐擬定200億清單反制
貿易專員馬爾姆斯特倫(Cecilia Malmstrom)早前接受彭博社訪問時指摘美國以「叢林法則」處理貿易問題,並表示歐盟已擬定好一份價值200億歐元的美國商品清單,倘若美國落實向進口的歐洲汽車徵收關稅,歐盟將會還以顏色,立即展開報復行動,向清單上產品徵收懲罰性關稅。
Brzeski分析道,「可以預計,即使美國對歐洲汽車提高關稅,但歐洲的形勢也比中國好,因為歐洲可以做的反制措施,能更傷害到美國。」原因是歐盟一早有心理準備,一旦美國將事件升級,歐洲將隨即推出關稅產品清單,而這些商品的產地,正正擁有最多的特朗普支持者。
針對支持特朗普州份
他指歐盟將專門針對哈利電單車(Harley-Davidson),原因是哈利出產自威斯康辛州。翻查資料,在20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中,有逾半威斯康辛的選民便投票予特朗普,是過去30年來首次有共和黨候選人勝出該州份選舉。明年11月美國將舉行大選,特朗普的支持者會否因為嘗到貿易戰的惡果而改變初衷,改投民主黨,非常值得關注。
戰線太多難以控制
Brzeski道:「所以歐洲採取的措施不一定是大包圍、向數百種產品徵稅,反而是針對性地推出措施,但有很大殺傷力。與中國不同,歐洲有更度身訂造的戰略,所以這不是一場美國可以勝出的戰事。」
更重要的,是一旦美國向歐盟祭出汽車關稅,美國自己也可能身受其害,原因是美國的汽車業相當依賴外資的投放,全美的汽車產品之中,便有高達27%便來自歐洲車廠,養活了不少美國工人。
正如馬爾姆斯特倫所言,歐盟的反制行動已準備就緒。而中美貿易戰升級,中國已推出了一系列的關稅報復名單,美國未必能同時應付中國與歐洲兩大戰線。
轉載自《iMONEY智富雜誌》
【你點睇?】民主派初選案,45名罪成被告判囚4年2個月至10年不等,你認為判刑是否具阻嚇作用?►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