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舍離世立法,晚晴病人可在愛與陪伴中說再見,有尊嚴地走完人生旅程
上星期筆者營運的長者生活社區舉辦了近來帶起生死話題熱潮的電影「破。地獄」放映分享會,藉此機會與超過200位社福界同工一起「看電影 談生死」,同時介紹我們與慈善機構毋忘愛合作的「自主晚晴服務計畫」。經營安老服務多年,平常在院舍和社區都面對長者有不同需要,亦深明不少長輩對於死亡和生命都有不同的看法。加上立法會上月三讀通過《維持生命治療的預作決定條例草案》,為實施「預設醫療指示」及「不作心肺復蘇術命令」訂立法律框架,讓成年人在有精神能力時,預先決定自己在生命末期失去自決能力時,可拒絕接受維持生命治療,這一切都標誌着本港晚期照顧服務發展的里程碑,讓晚晴病人在生命最後階段有尊嚴地走完人生旅程,享有更大自主權。
生命樹反思死亡 道謝、道愛、道歉、道別擁抱生命之美
「你希望人生的最後一段路要怎麼走?」相信不少人都曾有過的反思,筆者在放映分享會開場前邀請嘉賓把感想寫在心型花瓣上並貼於生命樹上,接近70位來賓留下了他們的感想。筆者把生命樹的留言歸納成為三種「願望」:第一種是對離開時身體狀態的期盼,如「沒有痛苦地離開」、「幸福地走」和「安詳」;其次則是希望離世一刻有愛與陪伴,如「有家人陪伴」、「生前和死後的人也得著安慰」、「希望最愛的人在身邊」;最後一類則是把握時間及珍惜光陰,如「活在當下」、「無悔」與「及時道愛」,可見面對死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和期許。
《破。地獄》電影觸動人心,把生死話題帶出無限的反思,同時亦把每個人的內心掙扎和家庭的糾結憑着電影流露出來。有一位嘉賓更哭著分享說:「多謝爸爸,我原諒你很久。」令人明白到愛要及時,並與身邊的人好好溝通和表達愛意。筆者認為所有安老服務同工,總可在電影「對號入座」、找到生活的寫照及曾經照顧的個案。記得電影裡有一句金句:「不止死人要超渡,生人也需要破地獄,生人都有好多地獄。」死亡很多時伴隨著很多的生前死後的心結,例如在電影中,喃嘸師傅文哥(許冠文飾)離世後,殯儀經紀道生(黃子華飾)安排了文哥的子女為父親進行一場破地獄,希望為文哥的子女化解心中的結。文哥的最後一封信也交代了他作為喃嘸師傅和對死亡的看法,亦對子女道愛和道歉,最後子女亦能夠打破傳統,執行父親的遺願為父親「破地獄」,做到生死相安。從彼此執著到互相溝通理解,讓我們反思四道人生中「道謝、道愛、道歉、道別」並非臨終時才做,唯有放下遺憾才能充滿感恩地離開,才能擁抱生命之美。
「你希望人生的最後一段路要怎麼走?」筆者在電影開場前邀請嘉賓把感想寫在心形花瓣上並貼於生命樹,接近70位來賓留下了他們的感想。
筆者的機構舉辦了最近帶起生死話題的「破。地獄」電影放映分享會, 藉此機會與超過200位社福界同工一起「看電影 談生死」。
院舍離世 : 讓長輩在熟悉環境善終 愛與陪伴中說再見
筆者相信每個人在不同人生階段都應該有選擇及受到尊重,晚晴病人也不例外。筆者在一年前於專欄探討安寧在院舍 生死善終 | 打破死亡忌諱、以生命質素為本!安寧照顧讓每個生命都有選擇善終的權利 ,當時香港並未完全就安老院舍離世立法。但隨著今年6月份政府修例生效,只要在院舍離世的院友符合三個條件:生前如被診斷患有末期疾病、離世前14日內曾接受一名註冊醫生診治,且死因證明書註明死於自然,便毋須呈報死因庭,讓居於院舍的末期病人更易選擇在居處離世。最近,立法會亦三讀通過訂立預設醫療指示的《維持生命治療的預作決定條例草案》,賦權病患定下預設醫療指示,可指明自己一旦無能力作決定時,拒絕接受維持生命的治療。草案主要包括 「預設醫療指示」和 「不作心肺復甦術命令」 兩個部分。
筆者剛剛從丹麥的院舍考察回港,幾乎當地每一家院舍也與筆者分享,大部分的住客走到生命最後的階段時也會於院舍離世,而大部分的長輩已經簽署預設醫療指示。在長輩離世的時候,院方會邀請家人到院舍道別,幫忙換上衣服,並燃點起蠟燭,唱一些告別的歌曲,而醫生會於長輩逝世後6小時內到院舍證實長輩死亡。家屬們不但會和其他住客在院舍舉行紀念儀式,丹麥的院舍更會下半旗致哀。丹麥院舍的院長認為,院舍離世是對長輩和家人的尊重,其中的好處是家屬們能夠陪伴和參與長者的晚晴照顧,得到適切的護理,並在熟悉的地方離世。院長並告訴筆者,不少長輩也會預先告訴院舍他們對死亡的意願,如有一位婆婆要求在逝世時重新穿上婚紗,也有長輩希望和自己已經逝去的寵物一同安葬等。
在丹麥,在長輩離世的時候,院方會邀請家人到院舍道別,家屬們不但會和其他住客在院舍舉行紀念儀式,院舍更會下半旗致哀。
晚晴規劃講座:了解生死醫療決策 長輩及家人的生命教育
隨著院舍離世立法,筆者最近亦邀請「毋忘愛」於長者生活社區舉行了首次晚晴規劃及醫療決策講座,以自主管理臨終計劃為題,介紹預設臨終醫療、照顧、喪禮及相關指示,讓住客了解臨終服務,保留尊嚴,度過人生最後一段路。
「毋忘愛」作為推動生命自主管理及個性化、提供教育及倡議的機構,一直致力提供生前規劃、個人化喪禮及殯儀服務和哀傷輔導支援等。主席范寧醫生致力推動居處離世多年,他向筆者表示,院舍彷如長輩的家,不少長輩其實也準備好和家人去討論生死議題和作出規劃,但往往欠缺一些機會。「醫院的急症病房未必能提供預設照顧計劃中所能實踐的操作,如:如何被照顧、執行臨終心願、處理家人關係、回顧生命歷程等重要事項,都未必能在急症病房內一一達成。」 安老院舍有醫護、社工、其他專職治療師等,不論是晚晴的紓緩治療跟進及社交和心靈上的需要,加上生命教育的培訓和經驗的累積,都可以提供較人性化的體驗。
在講座上,范醫生提到如要插鼻胃管,大家的感受是怎樣,很多長輩都認為如果病情不能逆轉,都不希望要「插喉」。范醫生反問,如有膝下有六個兄弟姊妹照顧的話,你又認為他們會怎樣討論和決定?「去到臨終,其實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但做得好的話,家人最容易走出這個傷心的場景,因為沒有人會捨得自己所愛的人會離你而去。但是令到他舒舒服服地走的話,其實是一個最大的福氣。」現場家屬都紛紛點頭,大家並開始熱烈地詢問關於預設醫療指示的相關做法。是次講座提供了一個交流的平台,令住客和家人就醫療決策作出熱烈討論及反思,更有機會了解目前政府最新的政策,讓大家明白在院舍可以提供的便利及支援。
最近筆者亦邀請「毋忘愛」於長者生活社區舉行了首次晚晴規劃及醫療決策講座,以自主管理臨終計劃為題,介紹預設臨終醫療、照顧、喪禮及相關指示,讓住客了解臨終服務,保留尊嚴,渡過人生最後一段路。
「歲月安好在迎進 – 自主晚晴計劃」讓人生最後階段有選擇
在香港私營安老院能提供晚晴服務是把服務延伸、讓住客可以有所選擇,不必只能如以往一般在醫院離世。長期護理服務(Long-term care)機構提供居處離世,可以讓患末期病患的長輩有更多人性化的照顧與家人的陪伴。
籌備多時,筆者的院舍最近也和毋忘愛開展合作,推出名為「歲月安好在迎進 – 自主晚晴計劃」,成為第一批推展院舍離世的私營安老機構。「歲月安好在迎進 – 自主晚晴計劃」以知識(literacy)、信任(trust)、自主(autonomy)三個主要元素探討院舍離世的可能性:包括在院舍推行生死教育、支援晚晴病人的預設照顧計劃及個人化照顧計劃和哀傷輔導和後事安排,院舍則提供適切紓緩治療服務和以人為主導的晚晴照顧服務。同時,院舍是第一間有友伴犬進駐的安老社區,期望計劃能為長輩帶來源源不盡的愛與陪伴及支援,讓住客及其親友可參與有關醫療及照顧之決定,以達致長輩有自主的晚晴,並推動私營機構提供晚晴和臨終照顧服務。
電影中有句話:「有機會來到這個世界已經賺了!」筆者經常和同事說,照顧是一種緣分、一種福氣。也許,能夠陪伴身邊的人到晚晴,陪他們選擇,「在愛與陪伴中說再見」,才是真正是大家在這人生走一圈,最後,最美的風景。
「毋忘愛」主席范寧醫生向筆者表示,院舍彷如長輩的家,不少長輩其實也準備好和家人去討論生死議題和作出規劃,但往往欠缺一些機會。
歲月安好在迎進 – 自主晚晴計劃
網站資料:https://www.forwardliving.com.hk/goodtimeliving
電話:3728 7100
Comment
暫無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