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8 17:33:41

【桑榆不暮 】改變永不會太遲!別再抱怨你的人生了!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雖然活了半個多世紀,但我對世事萬物仍然充滿好奇。所以希望今年比往年進步,學多點新知識,做多點實事,交多些志同道合的朋友,遊歷多些新地方。

 

  有些人會說:都一把年紀了,幹麼還要像小伙子般活躍?人為甚麼要受年齡的限制呢?只要你熱愛某些事,能力又做得到,便應勇往直前。能與不能,在於你的心態和能力,不在於年齡。

 

  我發覺身邊有些已進入人生下半場的親朋戚友勇於接受挑戰,能在失敗中學習,並重新站起來。而另一些人雖擁有很豐富的經驗或良好的能力,卻在經歷失敗後或大病後一蹶不振。為甚麼人與人之間的表現會有如此巨大的差異?除了智力以外,是否還存在著甚麼因素,令每個人有南轅北轍的發展?

 

  美國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Carol Dweck研究了大量有關成功的理論,提出了人有兩種思維模式:成長型思維(Growth Mindset)和固定型思維(Fixed Mindset)。擁有固定型思維的人認為智力和才能是與生俱來的,如何努力也沒法改變,所以他們多數原地踏步。

 

 

  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卻願意透過教育和個人努力而提升智力。這類人樂觀積極,喜歡挑戰,努力學習,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時,不輕易放棄,所以較易接受改變,獲得成功。既然如此,擁有固定型思維的人是否永無改變的機會呢?可喜的是:成長型思維模式是可以培育和塑造的。

 

  經過研究及實驗證明後,Dweck 教授發現「能力」的意義並非只有一種,而是有兩種:其一是定型的能力,需要常常向人證明;另一種是可以改變的能力,可以透過學習來開發。她説:「你對自己採取甚麼樣看法,會深深影響你的生活方式。」在固定型心態者的世界裏,失敗是指你表現得不好、成績不理想、遭到他人拒絕、丟掉你的工作等負面挫折。而在成長型心態者的世界中,失敗則是指你沒有成長,不極力爭取自己重視的事物,也就是沒有充分發揮潛力。

 

  有很多生活過得不如意的人會認為「該改變的是世界而不是他們」。為甚麼我爸不是李嘉誠?為甚麼中頭獎的不是我?成天抱怨工作、抱怨上司、抱怨伴侶,對每天發生的事物指指點點。人生只有一次,如果你相信自己下半世「就是這樣了」,或者認為「我這輩子無法再有甚麼改變了」,豈不是太可惜了嗎?無論你現在的年紀多大,將來還有好幾十年,或者更久的日子可以持續發展自己,具體實現自己的潛力。

 

  凡事皆有可能。一年之計在於春,現在就好好地計劃一下怎樣活得更精彩,令生活更豐盛。

 

【你點睇】港府本年度已錄逾2千億元赤字,有議員指或難符基本法力求收支平衡之規定。你認為當局應如何解決財政問題?► 立即投票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傾力救市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