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熱話#港聞#中國#國際動態#政情#專欄#財金點評#開市Good Morning#專訪#滬港通#收息攻略#外匯#加密貨幣#比特幣現貨ETF
2015-10-07

加日專家奪物理學獎 研「宇宙幽靈」

  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由日本和加拿大兩名粒子物理學專家獲得,以表彰他們證實中微子(Neutrino)具有質量,填補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Standard Model)的空白,為物理學開啟一扇全新大門。
 

左為麥克唐納(Arthur B. McDonald);右為梶田隆章(Takaaki Kajita)。 (晴報圖片)

  
中微子振盪 特徵現轉變
 
  物理學獎評審委員會介紹,梶田隆章在15年前介紹了某種中微子從宇宙到達位於日本本州島中部的神岡中微子探測器途中,其特徵會出現兩種轉變。麥克唐納同時證明了不同種類的太陽中微子在抵達地球途中會相互轉變種類,即中微子振盪(neutrino oscillation)。
 
  梶田和麥克唐納的貢獻,在於通過實驗證明中微子特性的變化,而變化發生的前提是中微子具有質量。雖然兩人未能掌握中微子3個種類(即電子中微子、muon中微子和tau中微子)的各自質量,惟評審委員會認為兩人的研究成果「改變了人們對物質內部結構的認知,以及對宇宙的看法」。
 
梶田恩師 亦研中微子奪獎
 
  梶田的恩師小柴昌俊亦因中微子等研究而在2002年奪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當年評審委員會稱小柴在探測中微子和宇宙X射綫等,為「天體物理學領域做出先驅性貢獻」。
 
  中微子是構成物質的其中一種最基本粒子,能夠自由穿透地球,在宇宙中的數量僅次於光子,可謂無處不在。由於中微子幾乎不與周圍發生任何相互作用,故被部分科學家形容如同「宇宙幽靈」。
 
是否具質量 爭論半世紀
 
  科學界對中微子是否具有質量的論證持續近半個世紀,過往在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假定中微子的質量為零。
 
  2011年9月,權威科研機構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實驗出錯擺大烏龍,一度對外宣布在名為OPERA的實驗發現中微子的速度超過光速,推翻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直到6個月後才發現出錯。
 
  中國官方2012年亦曾宣布,大亞灣中微子實驗設施發現了一種新的中微子振盪,並測量到其振盪機率,有助破解宇宙「反物質消失之謎」。
 

摘錄自香港經濟日報

沒有相關資料。

延伸閱讀

剖析天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