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12/07/2024 09:50

《雄才保略-蔡明雄》實踐「就醫自由」,至少需670萬港元?

  《雄才保略》筆者早前出席聚會,有一位經常往來中港的朋友分享,因不幸接連患病及意外
受傷,而多次到內地的醫院就醫。他認為內地就醫的整體經驗不俗,與在香港就醫的最主要分別
是醫院的就診和分流流程,但在醫護人員的協助下亦很快適應。該友人很慶幸多年前購買的醫療
保險覆蓋部分內地的醫療服務,令他能安心就醫。其經驗亦令一眾朋友反思,當不幸患病時,手
上有多少資源去應付醫療需要?我們是否已達到「就醫自由」,可以按個人意願選擇醫生、醫院
,甚至治療方式?
 
*逾九成大灣區居民憂難實現就醫自由*
 
  為了解大眾在就醫自由方面的痛點,筆者公司於今年5月進行了一項關於粵港澳大灣區就醫
自由度的調查,結果顯示,94%受訪粵港澳大灣區居民對實現就醫自由感憂慮,主要原因包括
醫療費用高昂(55%)、醫療網絡受限(46%)及未能獲得優質的醫療保健服務(35%)

  如何才可實現就醫自由?面對不斷上升的醫療開支,受訪港人預計需要約670萬港元,相
當於其大約10年的家庭收入,反映實現就醫自由為他們帶來相當大的財務負擔。隨著大灣區融
合發展加快,調查亦顯示56%整體受訪者表示過去3年曾使用跨境醫療服務,更有逾七成更是
每年多次使用此類服務,反映跨境醫療需求與日俱增。
 
*填補跨境醫療保障缺口*
 
  有見及此,已有保險公司針對大灣區居民在跨境醫療方面的痛點,積極推出不同產品以填補
相關保障缺口,期望協助區內居民加快解鎖就醫自由。
  以近日推出的一項支援大灣區以至全球醫療保障的保險計劃為例,為受保人提供四個覆蓋不
同保障地區的選項,並因應不同計劃提供自付額選擇,從預防、診斷、治療到復康四個階段著手
,全方位滿足大眾對頂尖跨境醫療服務的需求。
  為滿足投保人對醫護增值服務的需求,以上計劃特設專屬電子服務平台,提供一系列涵蓋第
二醫療意見、重疾專案管理、全球找藥服務、醫療費用直付服務、綠色醫療通道等個人化和貼心
的服務,讓客戶無論身處何地都可以得到充分支援,務求以「小病有人問,大病有人幫」的概念
提供保障。
  透過聆聽客戶所需,保險公司應推出與時並進的產品,讓受保人在就醫方面有更多的選擇,
並透過更專業及更自主的醫療護理配套,為他們打造無縫的健康之旅,解鎖就醫自由。《保誠首
席客戶及市場拓展總監 蔡明雄》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
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