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費調升追成本,完整論述釋疑慮
庫房連年財赤,水務署正研究「溫和」提升已維持近30年的水費。撇除商界用水大戶,大眾日常水費擔子不算沉重,但過去無法加價,更大癥結是全城正以高價購入東江水,公共喉管日久失修平白耗費食水等疑慮,一直無法釋除。當局要致力交出完整論述,才能爭取市民廣泛認同分擔成本,且出一分力節約用水。
港府年初提出,按「用者自付」和「收回成本」原則檢視公共服務價格前,發展局早曾預告,今年上半年會完成水費檢討。水務署已約見諮詢行業中,洗衣業可說最受加價直接衝擊,飲食業亦擔心轉嫁額外成本予食客,將進一步削弱競爭力。
本地經濟復甦遜預期,政府煞停垃圾徵費後,水務署要回應商界期許「接地氣」,加價幅度顯然不能太辣。而且,縱說水務經營帳目的成本回收率已跌至79%新低,教資會資助學位費用實際僅及成本約13%,更見調整迫切。
東江供港昂貴 舊管爆漏浪費
誠然,本港水費自1995年2月起從未提升,當前已屬發達城市最便宜行列,住宅按量四級收費,更意味約16%最省水家庭可完全免費。雖然當前百物騰貴,但相信市民鮮為用水「肉痛」,署方歷年來難以加價,更因為予人未能竭力壓低成本之感,難以得到議員政治背書。
首先,廣東供水機制尚有爭議。隨著粵港近年改行「統包扣減」機制,當東江實際供水量低過預設上限,港方可得到一定回扣,但每次市民聽到水塘因豪雨滿溢排洪,始終痛心「倒錢落海」。而且,東江供港每立方米索價6.26元,遠超澳門所購的西江水(約3.06元),以及新加坡出於歷史協議,幾乎免費從大馬新山所得河水。
其次,水管保養存疑。申訴專員公署2018年主動調查發現,本港水管滲漏率達15.2%,明顯差過新加坡(5%)和里斯本(8%),認為只要看齊星洲,所省水量已足夠200萬人用一年,等於近5.3億元。雖然署方早於2000年開始更新供水網,且於2015年大致完成,但翻查新聞,大街水管近期依然每幾天便爆一次。
化淡補缺擔重 智能科技省水
再者,人均用水近年反覆上升,增加供應壓力。由於當前用量大幅偏離2030年慳水目標,當局要為供水留有餘裕,已在將軍澳設廠運行海水化淡,未來擴建後佔比可增至1成。問題是技術再有突破前,成本始終相當高昂。
只要全港用水量下降,水務署就算不能大幅加價,虧蝕壓力也會相應緩減。署方今後必須快馬加鞭,從速夥拍港大引入智能水錶及人工智能,重點指導高用量戶節省用水,鼓勵更多人免費索取水龍頭節流器,又或加碼差別收費,促使更多人自費購入節水增壓花灑頭等等,方法眾多。
有別私人企業營運的公用服務,盈利盡由股東賺取,水務署今天少收了水費,需要多拿政府補貼,市民終歸要找數。從新加坡2017年才調升水費30%,今明兩年4月合計又要再加18%,即可見本港竟能凍結水費近30年,當中涉及的情況難以一時三刻說明白。
要是由個人節水宣傳、政府水管維修保養,到長遠合理供水機制和價格,水務署都能盡量掃除顧慮,政府在淡市加水費,市民亦覺得合情合理。
【你點睇?】恒指在2024年先跌後升,你點睇2025年港股走勢?►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