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4-05-30 07:41:09

焚化發電代堆填,回收減廢並肩進

  特區政府擱置垃圾徵費後,堆填壓力驟增。環境局表示,正尋求地方興建第三座焚化爐,也考慮與大灣區合作處理廢物。隨著減排技術進步,不少國家近年審慎重推焚化,本港亦有望藉此避免垃圾圍城之虞,但源頭減廢始終才是治本之道,回收基建、公眾教育必須並肩前行。

 

  全港現時不計建築廢料,每日生產多達1.1萬公噸都市固體廢物,屯門和打鼓嶺堆填區現址,2026年估計就會飽和。現時有助減廢的垃圾徵費未竟全功,石鼓洲外海人工島日均處理量3,000公噸的首座垃圾焚化爐,明年投運後顯然不敷應用;即使屯門曾咀擬議2030年建成的第二座爐,可再添6,000公噸,也顯得緩不濟急。

 

  環境局昨於社交專頁公布,正於北部都會區物色地點興建第3個焚化設施,亦會與大灣區近鄰合作把廢物回收再造,做到資源一體化,但明確否認準備運送垃圾北上焚化發電的報道。

 

燒廢利弊兼有 警惕鄰避心態

 

  按照中央政策規劃,內地城市凡生活垃圾日清運量逾300噸,現時已要做到基本零填埋,大灣區城市普遍力推焚化,個別還有過剩處理力。不過,長途運送垃圾潛在的民情反彈,以及內地進口法規限制,意味任何粵港合力轉廢發電的構想,必然有重重路障。

 

  相比堆填既佔土地又釋甲烷,一般分析指新型焚化爐的二氧化碳,整體暖化影響相對輕微,且較易封存,還有機會減省原本使用石化能源發電造成的排放。現時海外地區如英國、澳洲要加碼推廣,最大問題是建造和營運成本昂貴,排放物有害的固有觀感,不理對錯,也絕不容小覷。

 

  港府過去計劃在沙嶺興建殯葬城、擴大東北堆填區,均曾激起對岸深圳的「鄰避」情緒。北都未來要承載創科、物流等四大區域,第3個焚化爐選址如何能夠加以配合,同須深思。

 

  事實上,轉廢為能過程中必有散失,本質上亦不可再生。無論在焚化爐量數一數二的日本,抑或燒掉多數垃圾的新加坡,學者指當民眾確信焚化發電「環保」,他們、甚至政府反而未有竭力節省能源和回收物資。

 

  雖然本港垃圾徵費重推未有期,但過去一年廚餘回收量急升近5倍可見,減廢意識大有躍進。假若政府仍有意履行《資源循環藍圖2035》所設目標,未來約十年間將人均都市固體廢物棄置量減低至少40%,提升回收率至約55%,做到基本零堆填,顯然不能單靠加碼擴建焚化爐,務須多條腿走路。

 

  除了增加收集點和設備,環境局亦要趕緊加強有機資源回收中心及不同污水廠在下游處理廚餘的能力,與環團、商企與鄰市合作,真正予人信心可回收的全會再用、再造。垃圾徵費引起民情反彈,回收不夠方便是重要癥結。要是可行配套資源或政策補漏悉數盡出,未來減廢回收依然裹足不前,港府當應果斷重推耗費20年制定的徵費法例,不要猶豫。

 

法規移風易俗 走塑令見成效

 

  政令法規長遠必然有移風易俗之效,就算食肆首階段「走塑令」一度備受爭議,業界看到市民為環保、為省錢,自備餐具者已顯著增加。焚化轉廢為能,有助紓減堆填區滿溢的燃眉之急,但惟有當全城踐行源頭減廢,支持環保理念和商企,政府要對外拓展綠色金融,爭取發展升級轉型時,才可真正相得益彰。

【你點睇】港鐵失倫敦伊利沙伯線專營權,你認為「國際化」遇挫的港鐵應否將重心轉移回本地?►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