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4-04-09 07:44:12

過剩指控難成立,優質產能需求殷

  美國財長耶倫(Janet Yellen)昨總結訪華行程,再拿所謂「過剩產能」大造文章。有別白宮歷年反覆矛盾的產業政策,中國於電能車、鋰電池及太陽能電池的「新三樣」均富競爭力,端賴長期規劃經營,建立整全供應鏈和力推前沿研究。中國駐美大使謝鋒強調,優質產能刻下反而是「嚴重不足」,中方的新質生產力是世界可持續發展新動能,亦是合作共贏的歷史契機。

 

白宮反覆排外 落後難辭其咎

 

  上月起已連聲表達憂慮的耶倫,最新語調更強硬,稱美國不會再接受中國傾銷產品,拖垮新興產業,令2000年代華製鋼材補貼至低於成本出售,摧毀美國等地大量行業的情景重演。這隱然反映中央政府全程禮待、善意溝通下,雙方仍未能縮窄核心分歧。

 

  事實上,老牌美國鋼鐵公司(US Steel)積弱多時後,近月獲日本同業以高溢價提購,還承諾不炒人、增投資,本有利規模經濟和應用頂尖技術,與中企一爭長短,詎料尋求連任的總統拜登有見工會顧慮,一再插手干預,堅持美鋼須本土持有,徹底是保護主義。

 

  美國於前朝特朗普治下,多番否認環球暖化鐵錚錚的證據,限制了傳統燃油車企轉型誘因,拜登上場後終改弦易轍,大力補貼買電車、建電樁,只是如今礙於選票壓力,又在零排放目標「褪軚」。

 

  雖然中國去年首度躍為環球最大汽車出口國,但有鑑華府對中資出品徵收27.5%超高關稅,數以千美元計的電動車補貼,又幾乎獨留予技術相對落後的美資,令中企市佔率極低,又何來傾銷?

 

  若特朗普再主白宮,履行威脅對中資的墨西哥廠房出品徵收100%關稅,華企大可轉攻拉丁美洲等新興市場,結果只會加劇美國消費者款少價高的挑戰。

 

  彭博社分析,針對中資電車的指控經不起驗證。首先,中國內需市場龐大,電動及混能車出口佔比仍低,不及德國、日本和韓國。再者,比亞迪、上汽及美資Tesla等在華產能利用率估計均逾8成,並沒過剩。而且,中國去年出口車價上升,暢銷反映實際吸引力。

 

電車傾銷失實 重研發建優勢

 

  出訪巴黎的商務部長王文濤形容,美歐對中資電動車產能過剩指摘「毫無依據」,相關企業依靠持續技術創新、完善的產供鏈體系和充分的市場競爭快速發展,不是靠補貼取得優勢。

 

  就算電動車和鋰電池業界早年仰賴有遠見的政策規劃,以確保從上游稀土供應到下游充電樁,均沒短板,到了今天,比亞迪要追上華為、小米的自動駕駛技術,就只能宣告未來增撥1,000億元人民幣研發;聯合國數據亦顯示,寧德時代的專利申請增幅去年冠絕頭十大企業。

 

  美國近年羅織國安理由打壓華為,慫恿逼迫盟友棄用電訊設備,各國尚且能找到技術替補,華為亦靠內需及新興市場轉型,勉強和局收場。

 

  不過,謝鋒向外媒挑明,以新三樣為代表的新質生產力乃中國高質發展的新動力,意即中方絕不會輕言放棄或放慢步伐;指摘中國過剩產能構成威脅是個「偽命題」,中方正於沙特阿拉伯推展的太陽能光伏項目,將可減少等同植樹近5.5億棵的二氧化碳,有利全球更早達成排減目標,共締多贏局面。

 

  正如英國《每日電訊報》指出,決策者若要強迫消費者配合零排放,須確保有最划算選項。比起智能電話,光伏板受敵意控制風險低得多,西方官員既想環保,又對華開徵高關稅,難以自圓其說,不如思考怎在維修保養安裝等範疇創建價值。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