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2018-11-21 11:53:35

【耕耘十載】成功後不忘故鄉!柯文昌把台灣鄉間之美發揚光大

  微風吹拂,稻浪中白衣舞者翩翩遊走……這些優美的演出畫面令國際人士驚艷讚嘆;這股儒雅的文化創意之風由一家民間組織發起推動,默默耕耘了10載的成果。

 

  柯文昌生於屏東潮州,從小就在田野鄉間長大,在大學畢業後,負笈美國攻讀電機碩士學位。他在1977年返台,加入台灣惠普公司,一做十多年。1989年,他自立門戶,創立普訊創投,成為第一家管理規模超過百億元的創投公司。由於工作關係,柯文昌足跡遍佈世界各地,深感台灣的小鄉小鎮很容易湮沒在一體化的城市發展中。這種強烈的危機感,加上對鄉鎮文化的熱愛,促使年過半百的柯文昌在2009年創立「台灣好基金會」,以正面積極的方式,重塑台灣最重要的資產——「鄉鎮文化」。基金會的目標是尋找有獨特風格的鄉鎮,搭建平臺,協助當地產業用社會企業模式經營,提升人文素養及生活環境,令鄉鎮文化、產業及生態資源得以永續發展。

 

 

  柯文昌知道光靠一個基金會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所以他發揮過去所累積的經驗,夥同各行各業的企業家參與,以多元而有效的方式,提升窮鄉僻壤的潛在優勢,傳承當地文化,讓遊客與居民都能享受豐盛的文化生活,感受台灣鄉鎮美好的一面。

 

建立穩定的銷售管道 

 

  台灣有許多社區及部落居民,因為生活需要而自設小型工房,製作具有特色的手工藝品和有機農產品,但一直缺乏固定的銷售管道,無法建立品牌形象和顧客群。有見及此,基金會便以公平貿易的精神,與近百個社區及部落產業合作,在臺北開設「台灣好,店」,售賣具特色的鄉鎮產品,例如阿里山的木雕、桃園學生的自製香皂、苗栗縣色彩斑爛的陶瓷、台東池上鄉的有機米,成為台灣手作產業的獨特櫥窗品。基金會強調本土產品的社會效益:每一塊錢的消費不只發揮一塊錢的效益,還能形成社會投資的力量,讓「消費」成為企業對社區和部落產業實際的支持。該店去年開始提供網上購物服務,希望能突破地域限制,開拓更大的銷售空間。店舖的盈餘全投入「台灣好基金會」,協助鄉鎮產業的永續發展。

 

深耕細作東部鄉鎮

 

  柯文昌和他的團隊不停地四處探訪,在台東發現風景既優美又盛產好米的池上鄉。最重要的是:當地居民有很強的社區意識。於是他們結合池上的社區組織,一年四季舉辦不同的活動。「春耕」在池畔野餐,欣賞音樂演奏;「夏耘」聯同當地的餐飲業辦米食饗宴;「秋收」就在稻田中央舉辦音樂會;「冬藏」則邀請藝術家進駐當地,與居民互動,和帶領當區學童認識不同的藝術。數年下來,「秋收」稻穗藝術節吸引了不少文化人和慢遊人士。今年由「雲門舞集」擔綱演出的秋收,四千張票在一日之內被搶購一空。藝術節所帶來的效益,不僅凝聚當地人對自己家鄉的認同,更藉文化觀光帶動鄉鎮產業經濟(如餐飲業及民宿業)的復甦,創造出許多新的收入來源,促進人才回流。

 

  基金會以池上為成功典範,歸納出推廣鄉鎮文化的「池上模式」:首先是與居民合作,凝聚共識;繼而舉辦「祭典」類型活動,突顯當地特色;最後是設定長遠發展方向,吸引更多人與企業自主加入。2010年,基金會在台東與觀光局合作「東部光點」計劃,將鐵路局的廢棄宿舍,活化改造為音樂表演空間「鐵花村」,成為台東原住民歌手的創作舞臺,讓他們能夠回到自己的家鄉表演或者留鄉工作。基金會已鎖定桃園大溪、屏東潮州等地,著手複製池上模式,以順應民情風俗為本,推動不同特色的鄉鎮文化。

 

全新節目《說說心理話》原生家庭對成長有咩影響?改善溝通有計可施?► 即睇

放大顯示
有種生活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