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2015

《自戀時代》愛自己會變成社會遺害?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馬靄媛

    馬靄媛

    曾任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項目經理及中文新聞寫作課名譽講師;職業訓練局高級傳媒主任及編輯;《香港經濟日報》及《明報》首席記者,擅長撰寫專題及人物訪問,醉心文字世界,相信知識可豐富心靈、啟迪人生。著有《這個記者夠彆扭》人物訪問集及《愛是不能埋-謝婉雯傳》。 

    世界在讀什麼

    逢周三更新

  前兩期介紹過《The Impulse Society》(《衝動社會》)一書,分析短視蠻動帶來個人和社會的禍害,背後是私心私慾作祟。現時,令社會走向極端的另一大趨勢,是自戀,凡事過猶不及,對社會的遺害更大。

書名:自戀時代:現代人,你為何這麼愛自己?Narcissism Epidemic : Living in the Age of Entitlement 

作者:珍‧圖溫吉,基斯‧坎貝爾(Jean M. Twenge, Keith Campbell)

出版:八旗文化(中文版)/Atria Books(英文版)

 

  當大眾推崇自尊、自信戰勝一切,追捧名人時尚,物質主義,但當過了界線,變成了扭曲的價值觀。《自戀時代》雖是兩位美國心理學學者合力研究的嚴肅著作,但包括大量生活實例、媒體事件、網絡現象,調查報告作佐證。他們認為,除了剖析文化轉變和社會趨勢,也需要確切的數據分析,如民調和數據等。全書由辨識自戀現象,它的根源、徵狀、預測與處理,涵蓋豐富的內容。

 

  自戀的人格障礙,不等於自信,而是以自我為中心,不重視情感和親密的人際關係,慢慢會脫離現實,進入浮誇的幻想世界。

 

  於是,我們以整容為時尚,報章經常出現虛假如倒模的「美女」;還有以新媒體如YouTube、Facebook炮製,甚至借助假狗仔隊自吹自擂的「名人」(和傳媒夾新聞);而平凡之輩也懂得利用新媒體一夜成名,如在網上發放個人的性感照,更嚴重的是受所謂的「英雄主義」作祟,在網絡上載打架或虐畜影片或圖片,視法律如無物。新科技也帶來虛擬平台上一大群友誼未必深厚的「朋友」;還有最致命的經濟泡沫,自信有經濟能力負擔高昂的樓價,過度貸款按揭而來的「財富」。

 

  作者指出,自戀文化雖深植美國社會中,但已有全球蔓延的趨勢,書中引用在芬蘭為了拍影片而發生的校園槍擊案;中國一孩政策下的「小皇帝」現象。阿拉伯世界和極權國家的領袖和恐怖分子,也是自戀狂;為了推崇他們封閉的「世界觀」,殘酷殺害無辜的人,背後也是受自戀病毒「感染」。

 

  對治自戀症候群,書中提供了緩解法則。由意識到覺醒然後尋求根治之道,是追求個人成長的成熟態度。個人方面,學習懷抱感恩之心,心中富有不是口號,而是要身體力行,滿足現狀。書中指出,宗教和當義工、多體驗靈性生活,也能抵抗自戀現象,但必須出於真誠而非功利的目的。父母調節教育兒女的方法,可從小啟發他們儲蓄而非揮霍。當我們減低慾望,認清了個人的需要,才能摒棄假象,擁抱真實,與別人建立親密關係。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全新節目《說說心理話》青少年不可以戀愛!?真實個案講述驚心動魄經歷► 即睇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Luxury Watch Trends for 2024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