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1/2019

《At Eternity’s Gate》:訴說的,不是梵高的故事,是他的內心

  • 收藏文章
Text: Helena Hau

他堅信所追求的……

 

 

  電影取名於他的其中一幅畫作《在永恒之門》(At Eternity’s Gate),又名《悲傷的老人》(Sorrowing Old Man)。關於永恒,這跟他自小的信仰有關係,梵高的父親是一名牧師,從小便受其影響,一生都在尋求與探索「永恒」。而他的信念與追求是電影的另一個信息。電影有一幕是梵高在精神病院裏與神父的對話,他與神父說,耶穌基督在死之前也是寂寂無名,在死後才被人歌頌。而這段對話就猶如梵高的一生……

 

  梵高在世時,作品不被人認同。在阿爾勒,好友高更說他畫畫太快,沒作思考便將顏料放在畫布上,厚重的顏料看起來像雕塑,而不是畫作。而梵高則追求一氣呵成,並堅持自己,將所見的畫下。隨後,他們外出寫生,高更不解他的畫作,而他也只是說,他所繪的就是他肉眼所見到的。他更站在金色的稻田中感受風吹小麥的感覺;躺在地上,把泥扔在自己臉上的觸覺,他何止是用肉眼看大自然,還用身體、心去感受自然。他對藝術、信仰有著自己的見解與堅持。David Hockney就曾說過:「The world’s rather beautiful if you look at it. Especially nature. 」他更表示:「I mean, some people can see more than others, can’t they? Van Gogh knew he could, and he did see more than others.」

 

  對於梵高的死,一直是個謎,有人說他是自殺、有人說他是他殺,不論如何,導演也把他對梵高的理解與印象反映到電影裏。最後,梵高隻身一人,在田野裏,捂著傷口,拖著疲憊的身軀一步一步走回家,那段路沒有高昂的音樂、沒有誇張的畫面,卻是讓人情感最為波動的一刻,而那一刻你只會看見一種孤寂伴隨他……

 

後記:

 

  這無疑是一部慢調子的文藝片,入場前也必定會想為什麼要看多一次梵高一式一樣的故事呢?這個答案或許只有電影能告訴你。筆者只能說這齣電影所訴說的故事有點打破了過往的梵高印象,不以訴說生平故事、經歷為主,反而由內心出發。本以為是高潮的橋段在這裏卻以另一種平靜手法帶出,卻又不失原本的情感。導演Julian Schnabel自己也是一名畫家,在他執導的《梵》更貼近藝術家在藝術路上的追求與迷茫,而他更要求飾演梵高的Willem Dafoe學習繪畫,在鏡頭下是真的畫畫,而不是裝作畫畫。對於Dafoe的演技,可說是无可置疑,將梵高的一動一靜、一悲一喜都發揮的剛剛好,可引觀者投入至內。總體來說,這是一部需要用心感受到電影,而將其稱之為藝術品也不為過。

 

Readmore:

讓電影伴你踏入新一年:2019不可錯過的9部科幻、童話及恐怖電影

金球獎贏家《綠簿旅友》:釋出跨種族的窩心友情

Rotten Tomatoes:「爛番茄」2018 電影評分出爐,它們都實至名歸嗎?

 

預告片

 

 

全新節目《說說心理話》原生家庭對成長有咩影響?改善溝通有計可施?► 即睇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放大顯示
名廚食譜

Immerse yourself in Arts Month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